大徐本:,束縛捽抴為臾。从申,从乙。臣鉉等曰:「乙,屈也。」(羊朱切)段注本:,束縛捽抴為。从,从乙。(羊朱切)
(一)ㄩˊ
1. 捆綁拖拉。段注本《說文解字.申部》:「臾,束縛捽抴為臾曳。」
2. 「須臾」:
(1) 片刻、暫時。《荀子.勸學》:「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宋.蘇軾〈舟中夜起〉詩:「此生忽忽憂患裡,清境過眼能須臾。」
(2) 延年。《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列傳》:「足下所以得須臾至今者,以項王尚存也。」
3. 姓。如春秋時晉國有臾駢。
(二)ㄩㄥˇ
慫恿。《漢書.卷四四.淮南衡山濟北王傳.衡山王劉賜》:「衡山王以此恚,與奚慈、張廣昌謀,求能為兵法候星氣者,日夜縱臾王謀反事。」
〔關鍵文獻〕
《康熙字典.儿部》。
「」為「臾」之異體。臾,段注本《說文解字.部》作「」,云:「束縛捽抴為臾曳。從從乙。」「」形見於《康熙字典.儿部》、《異體字手冊.八畫》,故當收錄。
《字彙補.儿部》。
《偏類碑別字.臼部.臾字》引〈隋鮑宮人墓誌〉。
《重訂直音篇.卷七.臾部》。
「」為「臾」之異體。臾,段注本《說文解字.部》作「」,云:「束縛捽抴為臾曳。從從乙。」「」形見於《俗書刊誤.卷一.魚韻》,云:「臾,俗作,非。」又見於《重訂直音篇.卷七.臾部》,云:「,俗。」故應收為「臾」之異體;唯是《集韻.平聲.虞韻》及《上聲.腫韻》兼收此形,前者為「臾」之異體,容朱切,後者為「慂」之異體,尹竦切,故「」有ㄩˊ、ㄩㄥˇ二音。
《隸辨.平聲.虞韻.字》引〈唐公房碑〉。
《四聲篇海.申部》。
「」為「臾」之異體。臾,段注本《說文解字.部》作「」,云:「束縛捽抴為臾曳。從從乙。」後因「」隸變作「申」,故「臾」亦作「」。此形見於《隸辨.平聲.虞韻》引〈唐公房碑〉、《四聲篇海.申部》等,故應收為「臾」之異體。
《偏類碑別字.臼部.臾字》引〈齊道興造象記〉。
《佛教難字字典.臼部》。
《字彙補.臼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八畫》。
(一)
「」為「臾」之異體。臾,段注本《說文解字.部》作「」,云:「束縛捽抴為臾曳。從從乙。」「」形乃將篆文「」直接楷化而成,見於《字彙補.臼部》、《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應收為「臾」之異體。
(二)
=>「蕢」之異體。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