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而平,可供眺望四方之建築。如:「瞭望臺」、「亭臺樓閣」。《說文解字.至部》:「臺,觀四方而高者。」《詩經.大雅.靈臺》:「經始靈臺,經之營之。」 2. 古代低賤者的職稱。《左傳.魯昭公七年》:「人有十等,……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皁,皁臣輿,輿臣隸,隸臣僚,僚臣僕,僕臣臺。」唐.孔穎達.疏:「僕,僕豎主藏者也;臺,給臺下微名也。」 3. 機構名稱: (1)古代本指中央機關。如:「中臺」、「省臺」。《後漢書.卷七四上.袁紹劉表列傳.袁紹上》:「坐召三臺。」唐.李賢.注引《晉書》曰:「漢官尚書為中臺,御史為憲臺,謁者為外臺,是謂三臺。」 (2)今日指可觀測天象或發送電訊之機構。如:「氣象臺」、「天文臺」、「電視臺」、「廣播電臺」。 4. 對人稱敬辭。如:「尊臺」。《官話指南.卷四.官話問答》:「兄臺這一向少見,是有甚麼貴幹去了麼?」 5. 在公共場所中,凡高出地面可供人活動或表演之設備。如:「主席臺」、「講臺」。唐.沈佺期〈奉和聖製幸禮部尚書竇希玠宅〉詩:「池影搖歌席,林香散舞臺。」 6. 器物之底座。如:「鍋臺」、「蠟臺」。唐.司空圖〈偶詩〉五首之一:「夕陽照個新紅葉,似要題詩落硯臺。」《儒林外史》第四二回:「門帘、火爐、燭臺、燭剪、卷袋,每樣兩件。」 7. 量詞。計算機器或電子設備之單位。如:「一臺機器」、「兩臺電視」。 8. 臺灣的簡稱。 9. 姓。如漢代有臺佟,宋代有臺號。《廣韻.平聲.咍韻》:「臺,姓,漢有侍中臺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