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ㄌㄨㄢˊ 1. 《說文解字.肉部》:「臠,臞也。」清.段玉裁.注:「《毛詩傳》曰:『欒欒,瘦瘠皃(貌)。』葢(蓋)或三家詩有作臠,從正字;毛作欒,從假借字。」 2. 將肉切割、分解成肉塊。《說文解字.肉部》:「臠,一曰切肉,臠也。」《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下》:「軍人分裂莽身,支節肌骨臠分,爭相殺者數十人。」唐.韓愈〈論佛骨表〉:「若不即加禁遏,更歷諸寺,必有斷臂臠身,以為供養者。」 3. 量詞。用於計算肉塊。《莊子.至樂》:「鳥乃眩視憂悲,不敢食一臠,不敢飲一杯,三日而死。」《晉書.卷七七.列傳.陸曄》:「溫曰:『年大來飲三升便醉,白肉不過十臠。』」 (二)ㄌㄩㄢˇ,ㄌㄨㄢˊ之又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