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大腿與小腿相連處之外部關節,可任意屈伸。如:「屈膝」、「膝蓋」。《說文解字.卪(卩)部》:「(膝),脛頭卪(卩)也。」宋.徐鉉.注:「今俗作膝,非是。」《漢書.卷六五.東方朔傳》:「上臨山林,主自執宰敝膝,道入登階就坐。」晉.劉琨〈答盧諶〉詩:「時復相與舉觴對膝,破涕為笑。」
〔關鍵文獻〕
《說文.部》。
「厀」為「膝」之異體。《說文解字.部》:「,脛頭也。從桼聲。臣鉉等曰:今俗作膝,非是。」《廣韻.入聲.質韻》:「厀,《說文》曰:『脛節也。』膝,上同。」《正字通.卩部》:「厀、膝本字。」按厀為膝之本字,故定作「膝」之異體。
《玉篇.卩部.字》。
《類篇.部》。
《中華字海.卩部》。
《重訂直音篇.卷七.卩部》。
《廣碑別字.十五畫.膝字》引〈唐京兆府宣化府折衝攝右衛郎將橫野軍副使樊庭觀墓誌〉。
《金石文字辨異.入聲.質韻.膝字》引〈漢鄭固碑〉。
《敦煌俗字譜.肉部.膝字》引〈中80.727.下-3〉。
《中華字海.月部》。
《偏類碑別字.肉部.膝字》引〈唐賈從贄墓誌〉。
《字彙.肉部》。
「」為「膝」之異體。《金石文字辨異.入聲.質韻》:「,〈魏鍾繇力命表〉。」《字彙.肉部》:「,釋藏作膝字。」《歷代書法字彙.肉部》引〈唐薛曜夏日遊石淙誌〉膝作。按《異體字例》云:「凡桼形多作。」則膝之作,正合於《異體字例》,今定作「膝」之異體。
《偏類碑別字.肉部.膝字》引〈魏中岳嵩陽寺碑〉。
《碑別字新編.十五畫.膝字》引〈清張槐生墓誌〉。
《漢語大字典.月部》。
《明.方孝儒.遜志齋集.卷十六.養素齋記二之二》。
《金石文字辨異.入聲.質韻.膝字》引〈唐楊淡造陀羅尼石幢〉。
《干祿字書.入聲》。
《佛教難字字典.肉部》。
《玉篇.部.字》。
《偏類碑別字.肉部.膝字》引〈唐吏部南曹幢〉。
《類篇.肉部》。
「」為「膝」之異體。《集韻.入聲.質韻》:「厀、膝、。《說文》:『脛頭也』或作膝,亦從厀。」《類篇.肉部》:「膝、息七切,脛頭也。或作。」《字彙補.肉部》:「,《集韻》與膝同。」按為膝之或體字,故今定作「膝」之異體。
《字學三正.體製上.俗書點畫相等者》。
「」為「膝」之異體。《龍龕手鑑.肉部》:「,相逸反。脛上骨節也。」《字學三正.體製上.俗書點畫相等者》:「膝、俗作。」《字彙.肉部》:「,俗膝字。」按《異體字例》云:「凡桼形多作。」膝之作,正合於《異體字例》。故定作「膝」之異體。
《漢語大字典.邑部》。
《集韻考正.卷九.入聲.質韻》。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