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脊椎骨。《說文解字.呂部》:「呂,脊骨也。……膂,篆文呂。」唐.韓愈〈元和聖德〉詩:「婉婉弱子,赤立傴僂,牽頭曳足,先斷 (腰)膂。」明.方孝孺〈指喻〉:「近拇之指,皆為之痛,若剟刺狀,肢體心膂無不病者。」 2. 力氣。《廣雅.釋詁二》:「膂,力也。」 3. 擔負。漢.揚雄《方言》卷七:「膂,儋也。」晉.郭璞.注:「擔者用膂力,因名云。」 4. 重要地位。《書經.君牙》:「今命爾予翼,作股肱心膂。」晉.庾亮〈讓中書監表〉:「而使內處心膂,外總兵權,以此求治,未之聞也。」 5. 居中地點。晉.常璩《華陽國志.卷一○中.犍為士女》:「孝子隗通為母汲江膂水。」 =>「呂」之異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