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煮肉。《玉篇.肉部》:「腩,煮肉也。」
2. 以調味品浸漬。《彙音寶鑑.甘上上聲》:「腩,鹽醃也。」《齊民要術.卷九.炙法》:「牛、羊、豬肝皆得,臠長寸半,廣五分,亦以蔥、鹽、豉汁腩之。」
3. 牛腹或近肋骨處之嫩肉。如:「牛腩」。
〔關鍵文獻〕
《玉篇.肉部.腩字》。
《集韻.上聲.感韻》。
《字彙.肉部》。
《龍龕手鑑.酉部》。
《玉篇.酉部.字》。
《康熙字典.肉部》。
「」為「腩」之異體。腩,《龍龕手鏡.肉部》:「奴感反。煑也。」《龍龕手鑑.酉部》收「」字,注云:「俗。奴感反。正作腩。也。」《玉篇.酉部》「」下云:「奴敢切。煑也。亦作腩。」《集韻.上聲.感韻》「腩」下云:「也。或從酉。」《四聲篇海.酉部》「」下云:「奴敢切。煑也。亦作腩。」按:字從酉、南聲;腩字從肉、南聲。二字音義相同,今既定「腩」為正字,故「」為「腩」之異體字。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