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3334A03334A03334A03334
字號A03334正字 - 07 - 11 
說文釋形大徐本:,消肉臞也。从肉,兌聲。(徒活切)
段注本:,消肉臞也。从肉,兌聲。(徒活切)
注音(一)ㄊㄨㄛ (二)ㄊㄨㄟˋ
漢語拼音(一)tuō (二)tuì
釋義

()ㄊㄨㄛ

1.  消瘦。《說文解字.肉部》:「脫,消肉臞也。」清.段玉裁.注:「消肉之臞,臞之甚者也,今俗語謂瘦之甚者曰脫形。」

2.  離、避。如:「脫節」、「脫軌」、「擺脫」、「逃脫」。《正字通.肉部》:「凡物相離者皆曰脫。」《史記.卷三三.魯周公世家》:「桓子詐而得脫。」《抱朴子.外篇.用刑》:「猶長劍不可倒捉,巨魚不可脫淵也。」《儒林外史》第四三回:「還虧得苗子的腳底板厚,不怕巉巖荊棘,就如驚猿脫兔,漫山越嶺的逃散了。」

3.  遺漏、缺漏。如:「脫漏」。《漢書.卷三.藝文志》:「書缺簡脫,禮壞樂崩。」清.顧觀光《武陵山人雜著.雜說》:「敖繼公釋儀禮,屏棄古注,別出新裁,於經文有難通處,不以為衍文,即以為脫簡。」

4.  取下、解下、除去。如:「脫衣」、「脫水」、「脫脂」。南朝梁.蕭統〈陶淵明集序〉:「輕之若脫屣,視之若鴻毛。」唐.杜甫〈阻雨不得歸瀼西甘林〉詩:「令兒快搔背,脫我頭上簪。」

5.  掉落、散落。如:「脫皮」、「脫髮」。南朝宋.謝莊〈月賦〉:「洞庭始波,木葉微脫。」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一五.寒號蟲》:「比至深冬嚴寒之際,毛羽脫落,索然如鷇雛,遂自鳴曰:『得過且過。』」

6.  出。《管子.霸形》:「言脫於口,而令行乎天下。」宋.岳珂《桯史.卷五.陽山舒城》:「自度不習舟楫,桅舞舷側,窘懼欲卻而未脫諸口也。」

7.  解除。元.王實甫《麗春堂》第三折:「小可聞知老丞相在此,特來與老丞相脫悶。」元.無名氏《抱妝盒》第二折:「誰想道滴溜溜九天飛下一紙赦書來, ……太子也,你便似鉤竿頭活脫了巨鰲腮。」

8.  疏略、輕慢。如:「灑脫」、「疏脫」。《左傳.僖公三十三年》:「輕則寡謀,無禮則脫。」晉.杜預.注:「脫,易也。」《宋史.卷三○○.列傳.周湛》:「湛為人脫易,少威儀,然善射弩,雖隔屋亦中的云。」《老殘遊記二編》第六回:「我看逸雲那人灑脫的很,不如明天竟請他來,一定做得到的。」

9.  動作迅速。元.王實甫《麗春堂》第一折:「撲的呵箭飛金電,脫的呵馬過似飛熊。」

10.  貨物出售或售出。如「脫售」、「這件珠寶因價格昂貴,很難脫手。」

11.  連詞。倘若、或者。表推想。《正字通.肉部》:「脫,又或然之辭。」《後漢書.卷一五.李王鄧來列傳.李通》:「事既未然,脫可免禍。」

()ㄊㄨㄟˋ

1.  蟬、蛇等動物脫去皮殼,或指人死超生。通「蛻」。《莊子.玉樂》:「蝴蝶胥也化而為蟲,生於灶下,其狀若脫。」《聊齋志異.卷二.珠兒》:「冤閉窮泉,不得脫化。」

2.  「脫脫」:舒緩。《類篇.肉部》:「脫,娧娧,舒遲貌。」《詩經.召南,野有死麇》:「舒而脫脫兮,無感我帨兮,無使尨也吠。」漢.毛亨.傳:「脫脫,舒遲也。」亦作「娧娧」。

3.  寬舒、舒展、身心愉悅。《淮南子.精神》:「今夫繇者,揭钁臿,負籠土,鹽汗交流,喘息薄喉,當此之時,得茠越下,則脫然而喜矣。」漢.高誘.注:「脫,舒也。言繇人之得小休息,則氣得舒,故喜也。」

A03334-008
部首筆畫  - 07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段注本《說文.手部》。

《字辨.體辨二》。

《漢語大字典.手部》。


#「」另兼正字。
=>」之異體。

A03334
A03334-002
部首筆畫  - 05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敦煌俗字譜.肉部.脫字》引〈中4.23.上12〉。


注音 (1)ㄊㄨㄛ (2)ㄊㄨㄟˋ
漢語拼音 (1)tuō (2)tuì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為「脫」之異體。「脫」之篆文作「」,段注本《說文解字.肉部》:「消肉臞也。從肉兌聲。」

」字見《敦煌俗字譜.肉部》,《宋元以來俗字譜.肉部》引〈白袍記〉、〈嶺南逸事〉亦作如此。

按:「脫」字右從「兌」,而「」字從「A00272-004」,當是由「」形變而得者。夫「口」與「ㄙ」於隸書中多相混,此或書家筆勢之變也,後世字書亦多相承,以「脫」作「」,復由「」訛變為「」,則「」為「脫」之異體信然,故可收。

A03334
A03334-001
部首筆畫  - 06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入聲.末韻.脫字》引〈殽阬碑陰〉。


注音 (1)ㄊㄨㄛ (2)ㄊㄨㄟˋ
漢語拼音 (1)tuō (2)tuì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為「脫」之異體。「脫」之篆文作「」,段注本《說文解字.肉部》:「消肉臞也。從肉兌聲。」

」字見《漢隸字源.入聲.末韻》引〈殽阬碑陰〉,《廣韻.入韻.末韻》亦作如此。

按:「脫」字中從「口」,而「」字中作「ㄙ」,夫「口」與「ㄙ」於隸書中多相混,此或書家筆勢之變也,後世字書亦多相承,則「」為「脫」之異體信然,故可收。

A03334-003
部首筆畫  - 07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彙音寶鑑.觀上入聲》。


A03334
A03334-006
部首筆畫  - 07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廣碑別字.十一畫.脫字》引〈唐昭成觀大德張尊師墓誌〉。


A03334
A03334-007
部首筆畫  - 07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身部》。

◎「」,今標準字體作「」。


#「C14149」另兼正字。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漢隸字源
隸辨
卷五.入聲.十三末.頁692.左
敦煌俗字譜
廣韻
集韻
去聲.十四泰.吐外切.頁519
入聲.十三末.他括切.頁693
入聲.十三末.徒活切.頁694
入聲.十七薛.欲雪切.頁712
類篇
四聲篇海(明刊本)
宋元以來俗字譜
俗書刊誤
卷四.入聲.三曷.頁557.下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經典文字辨證書
卷二.肉部.頁6.左
字辨
彙音寶鑑
卷二.觀上入聲.頁207.左
異體字手冊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8 16:5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