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3325A03325A03325A03325
字號A03325正字 - 06 - 10 
說文釋形大徐本:,小耎易斷也。从A03288,从絕省。(此芮切)
段注本:,小耎易斷也。从肉,省聲。(此芮切)
注音ㄘㄨㄟˋ
漢語拼音cuì
釋義

1.  不堅韌、易碎裂。《說文解字.肉部》:「脆,小耎易斷也。」《老子.第七六章》:「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南朝梁.庾信〈竹杖賦〉:「疏毛抵於矰繳,脆骨被於風霜。」

2.  食物酥脆,易咬碎。如:「脆餅」、「香脆可口」。《韓非子.揚搉》:「夫香美脆味,厚酒肥肉,甘口而病形。」元.吳萊《南海山水人物古蹟記》卷一:「果有荔枝,龍眼……芬香豔冶,鮮甜爽脆。」儒林外史》第二八回:「諸葛天申又不認的海蜇,說道:『這迸的是甚麼東西?倒好喫!再買些迸的來喫喫!』」

3.  柔弱,不禁打擊。如:「脆弱」。《晉書.卷三三.列傳.石苞》:「吳人輕脆,終無能為。」《宋史.卷四八六.外國列傳二.夏國下》:「若脆怯無他伎者,遷河外耕作。」

4.  聲音清越響亮。如:「清脆」。唐.顧雲〈池陽醉歌贈匡廬處士姚巖傑〉詩:「絃索緊快管聲脆,急曲碎拍聲相連。」宋.蘇軾〈舟中聽大人彈琴〉詩:「微音淡弄忽變轉,數聲浮脆如笙簧。」

5.  行事爽快、不拖泥帶水。《孽海花》第二七回:「乾脆的說一句,老佛爺和萬歲爺打吵子,大婚後纔起的。」

A03325
A03325-013
部首筆畫  - 05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段注本《說文.肉部》。

《字鑑.去聲.祭韻》。


A03325
A03325-004
部首筆畫  - 05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佛教難字字典.肉部》。


=>」之異體。

注音 (二)ㄘㄨㄟˋ (一)ㄅㄠ
漢語拼音 (二)cuì (一)bāo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

」為「脆」之異體。「脆」之篆文,大徐本《說文解字.肉部》作「」,云:「小耎易斷也。從肉從絕省。」段注本《說文解字.肉部》則作「」,云:「小耎易斷也。從肉絕省聲。」按:「脆」,此芮切,清母,段氏古音之十五部;「絕」,情雪切,從母,亦為段氏古音之十五部;又「清」、「從」俱為齒音,聲可通轉。據此,則「脆」、「絕」古音同也,故其形構解釋當以段注本為是。「脆」既從「絕」得聲,而「絕」乃從刀糸、聲,則篆文「脆」當以大徐本之形近是,隸定當作「」,其後則形變而訛作「脆」,為今之通行者。

」字僅見《佛教難字字典.肉部》,為「」之異體,當是因形近而訛作者也,故周伯琦《六書正.去聲.霽韻》「毳」字下注曰:「『毳』、『』古只一字,然『』從肉從絕省聲,俗作『』,從『』,非。」此字雖為訛字,然「色」,「」形近,書寫時多有互易者,亦為俗字產生之一途,視為「」(脆)之俗字可也,故可收。

()

=>」之異體。

A03325-007
部首筆畫  - 06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玉篇.肉部.字》。


注音 ㄘㄨㄟˋ
漢語拼音 cuì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為「脆」之異體。「脆」之篆文,大徐本《說文解字.肉部》作「」,云:「小耎易斷也。從肉從絕省。」段注本則作「」,云:「小耎易斷也。從肉絕省聲。」按:「脆」,此芮切,清母,段氏古音之十五部;「絕」,情雪切,從母,亦為段氏古音之十五部;又「清」、「從」俱為齒音,聲可通轉。據此,則「脆」、「絕」古音同也,故其形構解釋當以段注本為是。「脆」既從「絕」得聲,而「絕」乃從刀糸、聲,則篆文「脆」當以大徐本之形近是,隸定當作「」。

」字始見《玉篇.肉部》,而《廣韻.去聲.祭韻》、《集韻.入聲.沒韻》並同。今既以訛變而通行之「脆」為正字,則「」為其異體矣,故可收。

A03325
A03325-006
部首筆畫  - 06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干祿字書.去聲》。


注音 ㄘㄨㄟˋ
漢語拼音 cuì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為「脆」之異體。「脆」之篆文,大徐本《說文解字.肉部》作「」,云:「小耎易斷也。從肉從絕省。」段注本《說文解字.肉部》則作「」,云:「小耎易斷也。從肉絕省聲。」按:「脆」,此芮切,清母,段氏古音之十五部;「絕」,情雪切,從母,亦為段氏古音之十五部;又「清」、「從」俱為齒音,聲可通轉。據此,則「脆」、「絕」古音同也,故其形構解釋當以段注本為是。「脆」既從「絕」得聲,而「絕」乃從刀糸、聲,則篆文「脆」當以大徐本之形近是,隸定當作「」。

」字始見《干祿字書.去聲》,《龍龕手鏡.肉部》、《類篇.肉部》亦收之。依篆文,此字右上從「刀」,與「色」之從「人」本殊,然「刀」、「人」之篆文「」、「」形近,後世傳鈔筆勢相混不別而改作「」,復又形變作「脆」,為今之通行者,故《干祿字書.去聲》於「脆」下注曰:「上通下正。」說是。今既以訛變而通行之「脆」為正字,則「」為其異體,故可收。

A03325
A03325-005
部首筆畫  - 08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去聲.祭韻》。

◎「」,今標準字體作「脺」。


#「」另兼正字。

注音 ㄘㄨㄟˋ #(1)ㄙㄨㄟˋ (2)ㄘㄨㄟˋ
漢語拼音 cuì #(1)suì (2)cuì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為「脆」之異體。「脆」之篆文,大徐本《說文解字.肉部》作「」,云:「小耎易斷也。從肉從絕省。」段注本《說文解字.肉部》則作「」,云:「小耎易斷也。從肉絕省聲。」依部件,音聲之關係究之,此字篆文之形主大徐本,形構之恉則采段注本,隸定作「」,其後形變訛作「脆」,為今之通行者。

」字始出《集韻》,凡四見:《集韻.去聲.至韻》:「『』,顏面澤也;一曰腦也。」雖遂切。《集韻.去聲.祭韻》:「『』,此芮切,《說文》:『小耎易斷也。』或從毳、從卒。」《集韻.入聲.沒韻》:「『』,耎易破也。或作『』。」《集韻.入聲.薛韻》:「『膬』,促絕切,《說文》:『耎易破也。』或作『』、『』。」《類篇.肉部》並同。按:「」從絕得聲,「絕」,情雪切,從母,段氏古音之十五部;「」從卒得聲,「卒」,臧沒切,精母,亦段氏古音之十五部;又「精」、「從」俱為齒音,聲可通轉,是二字古音同也,以之為聲符,容可互用,則「」為「脆」之異體信然,故可收。

」,今標準字體作「脺」。

#「」另兼正字。


#「」另兼正字。
A03325-008
部首筆畫  - 12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段注本《說文.肉部》。

《龍龕手鑑.A03288-009部》。


#「」另兼正字。

注音 ㄘㄨㄟˋ #ㄘㄨㄟˋ
漢語拼音 cuì #cuì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膬」為「脆」之異體。「脆」之篆文,大徐本《說文解字.肉部》作「」,云:「小耎易斷也。從肉從絕省。」段注本《說文解字.肉部》則作「」,云:「小耎易斷也。從肉絕省聲。」按:「脆」,此芮切,清母,段氏古音之十五部;「絕」,情雪切,從母,亦為段氏古音之十五部;又「清」、「從」俱為齒音,聲可通轉。據此,則「脆」、「絕」古音同也,故其形構解釋當以段注本為是。「脆」既從「絕」得聲,而「絕」乃從刀糸、聲,則篆文「脆」當以大徐本之形近是,隸定當作「」,其後形變而訛作「脆」,為今之通行者。

「膬」字並見段注本《說文解字.肉部》,曰:「耎易破也。從肉毳聲。」七絕切,清母,段氏古音之十五部。「小耎易斷」與「耎易破」義近,渾言不別也,是「」、「膬」二字音義同也,《龍龕手鑑.肉部》以「膬」為「脆」之古文,未審所據,而《玉篇.肉部》、《廣韻.去聲.祭韻》並以為「同」,說是,故段氏於「膬」字下注曰:「『』、『膬』蓋本一字。」信然,故可收。

#「」另兼正字。


#「」另兼正字。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敦煌俗字譜
干祿字書
去聲.頁13.右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入聲.十一沒.蒼沒切.頁682
入聲.十七薛.促絕切.頁708
去聲.十三祭.此芮切.頁509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字鑑
卷四.去聲.十三祭.頁73.右
六書正譌
去聲.八霽祭韻.頁127.左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康熙字典(校正本)
康熙字典
彙音寶鑑
卷一.規上去聲.頁75.左
卷一.規上去聲.頁75.左
卷一.規上去聲.頁75.左
角川漢和辭典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1 19:5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