胳膊。或單指肩臂相連處至手腕之部位。《左傳.定公十三年》:「三折肱知為良醫。」《論語.述而》:「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
〔關鍵文獻〕
《說文.又部》。
「ㄥ」為「肱」之異體。《說文解字.又部》:「,古文厷,象形。,厷或從肉。」四部備要本《集韻.平聲.登韻》:「厷,古作ㄥ,或作肱。」故「ㄥ」可收為「肱」之異體。
#「ㄥ」另兼正字。
《重訂直音篇.卷七.厶部》。
《龍龕手鑑.厶部》。
《中華字海.厶部》。
「」為「肱」之異體。《龍龕手鑑.厶部》:「,古弘反。二。」《中華字海.厶部》:「,同肱。字見《龍龕》。」按「」為「肱」之異體,《龍龕手鑑.厶部》以「」、「」二形並列,則「」當是「」之異體,故亦可收為「肱」之異體。
《玉篇.又部.厷字》。
《康熙字典.厶部》。
「」為「肱」之異體。肱,《說文解字.又部》作「」,云:「,臂上也。從又,從古文。,古文厷,象形。,厷或從肉。」《玉篇.又部》:「厷,臂上也,亦作肱。,古文。」《字彙補.厶部》:「,《玉篇》古厷字。」《康熙字典.厶部》:「,《玉篇》古文肱字。」故「」可收為「肱」之異體。
《六書正譌.平聲.蒸登韻》。
(一)
「厷」為「肱」之異體。《說文解字.又部》:「,臂上也。……,厷或從肉。」《康熙字典.厶部》:「厷,肱本字。」「厷」為「肱」之本字,故可收為「肱」之異體。
(二)
=>「右」之異體。
《龍龕手鑑.又部》。
「」為「肱」之異體。《龍龕手鑑.又部》:「,今作肱,臂也。」《中華字海.又部》:「,同肱。字見《龍龕》。」故「」可收為「肱」之異體。
《重定直音篇.卷七.厶部》。
「」為「肱」之異體。《重訂直音篇.卷七.厶部》:「,古文肱字。」按「」為「ㄥ」之變體,《說文解字.又部》:「,古文厷,象形。,厷或從肉。」故「」可收為「肱」之異體。
#「」另兼正字。
=>「畎」之異體。
《偏類碑別字.肉部.肱字》引〈隋故平正常景墓誌〉。
《偏類碑別字.肉部.肱字》引〈齊高叡修寺碑〉。
「」為「肱」之異體。「肱」,《偏類碑別字.肉部》引〈齊高叡修寺碑〉作「」。《佛教難字字典.肉部》收此形為「肱」之異體。故「」可收為「肱」之異體。
=>「股」之異體。
《偏類碑別字.肉部.肱字》引〈魏三級浮圖頌〉。
「」為「肱」之異體。「肱」,《偏類碑別字.肉部》引〈魏三級浮圖頌〉作「」。《佛教難字字典.肉部》收此形為「肱」之異體。故「」可收為「肱」之異體。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