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ㄎㄣˇ
1. 骨頭和筋肉結合之部位。《說文解字.肉部》:「肯,骨閒(間)肉肎肎
〔關鍵文獻〕
《宋元以來俗字譜.肉部》引〈嶺南逸事〉。
《四聲篇海.止部》。
《中華字海.止部》。
《漢語大字典.月部》。
《唐.陸德明.經典釋文.卷二十九.爾雅音義上》。
◎「」,今標準字體作「」。
《隸辨.上聲.等韻.肎字》引〈石經魯詩殘碑〉。
「肎」為「肯」之異體。肯,《龍龕手鑑.部》云:「苦等反,可也。」肎字見《說文解字.肉部》,云:「骨間肉肎肎箸也,從肉從省。一曰骨無肉也。」段注:「隸作肯。」又《隸辨.上聲.等韻.肎部》:「〈石經魯詩殘碑〉:『莫我肎顧。』按:『肎即肯字。《說文》本作肎。』」據此肎為肯之異體無誤,《異體字字典》可收。
《說文.肉部》。
《龍龕手鑑.部》。
「」為「肯」之異體。肯,《龍龕手鑑.部》云:「苦等反,可也。」,篆文作,《說文解字.肉部》,云:「骨間肉肎肎箸也,從肉從省。一曰骨無肉也。」肎從肉,隸定或作。段注:「隸作肯。」故為肯之異體無誤,《異體字字典》可收。
「」為「肯」之異體。肯,《龍龕手鑑.部》云:「苦等反,可也。」肯本字作肎,《說文解字.肉部》云:「骨間肉肎肎箸也,從肉從省,一曰骨無肉也。,古文肎。」隸定作,則為肯之異體無誤,《異體字字典》可收。
《敦煌俗字譜.肉部.肯字》引〈中103.1035.下-3〉。
《漢隸字源.上聲.等韻.肯字》引〈西嶽華山亭碑〉。
《正字通.肉部》。
「肻」為「肯」之異體。肯,《龍龕手鑑.部》云:「苦等反,可也。」肻字見《正字通.肉部》,云:「俗肎字。」按肎隸作肯,形體稍變則為肻,故肻為肯之異體無誤,《異體字字典》可收。
《康熙字典.備考.肉部》。
「」為「肯」之異體。肯,《龍龕手鑑.部》云:「苦等反,可也。」見《康熙字典.備考.肉部》引《五音篇海》云:「同肯。」按肯本作肎,下從肉,隸定亦作,故為肯之異體無誤,《異體字字典》當收。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