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3275A03275A03275A03275A03275A03275A03275A03275A03275A03275A03275A03275
A03275A03275A03275A03275A03275A03275A03275A03275A03275A03275A03275
字號A03275正字 - 11 - 17 
說文釋形大徐本:,音也。从耳,殸聲。聲[殸],籀文磬。(書盈切)
段注本:,音也。从耳,殸聲。殸,籀文磬。(書盈切)
注音ㄕㄥ
漢語拼音shēng
釋義

1.  能引起聽覺感受的音波。如:「笑聲」、「雷聲」。《說文解字.耳部》:「聲,音也。」三國魏.劉楨〈贈從弟〉詩:「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三國演義》第七回:「黃蓋聽得喊聲震天,引水軍殺來,正迎著黃祖。」

2.  音樂。如:「聲色之美」。《字彙.耳部》:「聲,樂也。」《禮記.樂記》:「感於物而動,故形於聲。」漢.鄭玄.注:「宮商角徵羽,雜比曰音,單出曰聲。」

3.  言語。《史記.卷八○.樂毅列傳》:「臣聞古之君子,交絕不出惡聲。」《樂府詩集.卷七三.雜曲歌辭一三.古辭.焦仲卿妻》:「阿女默無聲,手巾掩口啼,淚落便如瀉。」

4.  名譽。如:「政聲」、「名聲大振」。《字彙.耳部》:「聲,聲譽,仁聲,政聲。」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情采》:「諸子之徒,心非鬱陶,苟馳誇飾,鬻聲釣世,此為文而造情也。」

5.  音信、音訊。《漢書.卷七六.趙尹韓張兩王傳.趙廣漢》:「界上亭長寄聲謝我,何以不為致問?」

6.  、張揚。《孟子.萬章下》:「孔子之謂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之也。」《國語.晉語五》:「是故伐備鍾鼓,聲其罪也。」

7.  量詞。計算發聲次數的單位。如:「大叫一聲」、「三聲無奈」。唐.戎昱〈塞上曲〉:「山頭烽子聲聲叫,知是將軍夜獵還。」《紅樓夢》第一六回:「寶玉忙叫道:『鯨兄,寶玉來了。』連叫兩三聲,秦鐘不睬。」

8.  聲調,指說話時每個音節的高低長短。如中古漢語有平、上、去、入四個聲調。

A03275
A03275-025
部首筆畫  - 07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重訂直音篇.卷一.口部》。


#「C01151」另兼正字。

A03275-001
部首筆畫  - 04 - 07 
內容

〔關鍵文獻〕

《宋元以來俗字譜.耳部》引〈取經詩話〉等。


=>」之異體。

注音 (二)ㄕㄥ (一)ㄑㄧㄥˋ
漢語拼音 (二)shēng (一)qìng
研訂者 金周生
內容

()

」為「聲」之異體。聲,《說文解字.耳部》:「,音也。從耳、聲。」《四聲篇海.士部》收「」,注云:「音聲,俗用。」《宋元以來俗字譜.耳部》引〈取經詩話〉〈通俗小說〉等,「聲」皆作「」。《俗書刊誤.卷一.庚韻》「聲」下云:「俗作,非。」《字彙.首卷.從古》「聲」下云:「俗作。」《漢語大字典.土部》「」下云:「同聲。《改併四聲篇海.士部》引《併了部頭》:,音聲,俗用。今為『聲』的簡化字。」按:「」為「聲」之俗省形,當為「聲」之異體字。

()

=>」之異體。

A03275
A03275-012
部首筆畫  - 13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七畫.聲字》引〈漢熹平殘碑〉。


A03275
A03275-013
部首筆畫  - 13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七畫.聲字》引〈魏司馬昇墓誌〉。


A03275-024
部首筆畫  - 07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平聲.清韻》。

《中華字海.殳部》。


#「」另兼正字。
=>」之異體。

A03275
A03275-009
部首筆畫  - 08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耳部.聲字》引〈魏武昌王妃吐谷渾氏墓誌〉。


A03275
A03275-016
部首筆畫  - 09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七畫.聲字》引〈魏元靈曜墓誌銘〉。


A03275
A03275-017
部首筆畫  - 09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七畫.聲字》引〈魏元緒墓誌〉。


A03275
A03275-015-1
部首筆畫  - 10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七畫.聲字》引〈魏元維墓誌〉。


A03275
A03275-010
部首筆畫  - 10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耳部.聲字》引〈唐康武通墓誌〉。


A03275
A03275-011
部首筆畫  - 10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耳部.聲字》引〈唐衡山縣令鄭戎墓誌〉。


A03275
A03275-005
部首筆畫  - 10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平聲.庚韻.聲字》引〈北齊武平元年造像記〉。


A03275
A03275-008
部首筆畫  - 11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耳部.聲字》引〈魏寇憑墓誌〉。

《中華字海.部》。


A03275
A03275-020
部首筆畫  - 11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七畫.聲字》引〈隋韋匡伯墓誌〉。


A03275
A03275-023
部首筆畫  - 11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佛教難字字典.耳部》。

《廣碑別字.十七畫.聲字》引〈唐玄武丞相仁方墓誌〉。


A03275
A03275-022
部首筆畫  - 11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增廣字學舉隅.卷二.正》。


A03275
A03275-019
部首筆畫  - 12 - 18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七畫.聲字》引〈齊梁伽耶墓誌〉。


A03275
A03275-021
部首筆畫  - 12 - 18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七畫.聲字》引〈隋張業墓誌〉。


A03275
A03275-018
部首筆畫  - 12 - 18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七畫.聲字》引〈齊董洪達造象〉。


A03275
A03275-014
部首筆畫  - 12 - 18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七畫.聲字》引〈魏唐耀墓誌〉。


A03275
A03275-003
部首筆畫  - 13 - 19 
內容

〔關鍵文獻〕

《隸辨.平聲.清韻.字》引〈張遷碑〉。


A03275
A03275-006
部首筆畫  - 13 - 19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平聲.庚韻.聲字》引〈唐諸葛丞相祠堂碑〉。


A03275
A03275-004
部首筆畫  - 13 - 19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平聲.庚韻.聲字》引〈東魏司馬昇墓誌銘〉。


A03275
A03275-002
部首筆畫  - 14 - 20 
內容

〔關鍵文獻〕

《隸辨.平聲.清韻.字》引〈堯廟碑〉。


A03275
A03275-007
部首筆畫  - 14 - 20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耳部.聲字》引〈漢孔宙碑〉。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校正甲骨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隸字源
平聲.十四清.頁185.左
隸辨
卷二.平聲.十四清.頁261.右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敦煌俗字譜
五經文字
耳部.頁51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平聲.十四清.書盈切.頁238
類篇
四聲篇海(明刊本)
宋元以來俗字譜
俗書刊誤
卷一.平聲.十八庚.頁547.上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康熙字典(校正本)
增廣字學舉隅
卷二.正譌.平聲.頁219.右
卷二.古文字略.頁310.左
字辨
彙音寶鑑
卷二.經上去聲.頁171.左
卷二.經上平聲.頁164.右
卷二.經上去聲.頁171.左
簡化字總表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簡體字表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卷二.平聲.十七清.頁118.左
卷二.平聲.十七清.頁119.右
宋體母稿異體字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7: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