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3267A03267A03267A03267A03267
字號A03267正字 - 04 - 10 
說文釋形

大徐本:,耳箸頰也。从耳,烓省聲。杜林說:「耿,光也。从光,聖省。凡字皆左形右聲。」杜林非也。徐鍇曰:「凡字多右形左聲,此說或後人所加,或傳寫之誤。」(古杏切)
段注本:,耳箸頰也。从耳,烓省聲。杜林說:「耿,光也。从光,聖省聲。凡字皆左形又聲。」杜說非也。(古杏切)

注音ㄍㄥˇ
漢語拼音gěng
釋義

1.  耳朵著於臉頰。《說文解字.耳部》:「耿,耳箸頰也。」

2.  明亮、光明。如:「耿月」。《說文解字.耳部》:「耿,杜林說:『耿,光也。』」《書經.立政》:「以覲文王之耿光,以揚武王之大烈。」《楚辭.屈原離騷》:「跪敷衽以陳辭兮,吾既得此中正。」

3.  照耀。《國語.晉語三》:「若入,必伯諸侯以見天子,其光耿於民矣。」宋.陸游〈西村〉詩:「一首清詩記今夕,細雲新月耿黃昏。」

4.  正直不阿。《廣韻.上聲.耿韻》:「耿,耿介也。」南朝齊孔稚珪〈北山移文〉:「夫以介拔俗之標,瀟灑出塵之想。」唐.韓愈〈南山〉詩:「參差相疊重,剛耿陵宇宙。」

5.  悲傷、悲痛。《字彙.耳部》:「耿,憂也。」《梁書.卷二七.列傳.殷鈞》:「知比諸德,哀頓為過,又所進殆無一溢,甚以酸耿。」

6.  姓。如漢代有耿壽昌。

A03267
A03267-005
部首筆畫  - 04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耳部.耿字》引〈魏東莞太守秦洪墓誌〉


A03267-007
部首筆畫  - 04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康熙字典.火部》。


=>」之異體。

A03267
A03267-002
部首筆畫  - 06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上聲.耿韻.耿字》引〈史晨祠孔廟奏銘〉。


A03267
A03267-001
部首筆畫  - 19 - 23 
內容

〔關鍵文獻〕

《四聲篇海.是部》。

《康熙字典.備考.火部》。

《漢語大字典.火部》。


A03267
A03267-000
部首筆畫  - 03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歷代書法字彙.耳部》。


注音 ㄍㄥˇ
漢語拼音 gěng
研訂者 曾榮汾
內容

「耿」字於《說文解字.耳部》云:「:耳箸頰也。從耳烓省聲。」是字構本從耳、火。然於行書筆勢中,「火」旁或省易作「大」,如《歷代書法字彙.耳部.耿字》引〈東晉王羲之淳化閣帖〉筆蹟作「」,「火」旁因連筆需求,變易成「大」,若經楷定,則成「」形。如《偏類碑別字.耳部.耿字》引〈魏元襲墓誌〉作「」,右旁即作「大」;《碑別字新編.十畫.耿字》引該墓誌另形作「」,亦作「大」。故「」當可收為「耿」之異體。

A03267
A03267-006
部首筆畫  - 04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耳部.耿字》引〈魏元襲墓誌〉。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古璽文編
漢隸字源
上聲.三十八梗.頁319.左
隸辨
卷三.上聲.三十九耿.頁446.左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廣韻
集韻
平聲.十五青.涓熒切.頁248
上聲.三十八梗.俱永切.頁423
上聲.三十九耿.古幸切.頁423
上聲.四十一迥.犬迥切.頁426
上聲.四十一迥.畎迥切.頁426
集韻考正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彙音寶鑑
卷二.經上上聲.頁167.左
角川漢和辭典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3 7:2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