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ㄧˋ 1. 用羽毛製成之華麗車蓋。《說文解字.羽部》:「翳,華蓋也。」《晉書.卷二五.輿服志》:「戎車,駕四馬,天子親戎所乘者也。載金鼓、羽旗、幢翳。」 2. 供作蔽覆之物。《管子.小匡》:「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甲不解壘,兵不解翳。」唐.曹松〈碧角簟〉詩:「八尺碧天無點翳,一方青玉絕纖塵。」 3. 遮蔽。漢.劉向〈九歎.遠逝〉:「阜隘狹而幽險兮,石嵾嵯以翳日。」唐.劉禹錫〈磨鏡篇〉:「流塵翳明鏡,歲久看如漆。」 4. 一種瞳孔為白膜所蒙蔽,以致無法看清東西之眼疾。宋.蘇軾〈贈眼醫王生彥若〉詩:「運鍼如運斤,去翳如拆屋。」 5. 隱藏、隱居。晉.左思〈詠史〉詩八首之七:「陳平無產業,歸來翳負郭。」《三國志.卷一一.魏書.袁張涼國田王邴管傳.管寧》:「寧抱道懷貞,潛翳海隅。」 6. 摒棄。《國語.周語下》:「而又奪之資,以益其災,是去其藏而翳其人也。」《新唐書.卷一五六.列傳.李元諒》:「元諒培高浚淵,身執苦與士卒均,菑翳榛莽,闢美田數十里。」 (二)ㄧ,ㄧˋ之又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