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3228A03228A03228A03228A03228A03228A03228A03228A03228A03228A03228A03228A03228
A03228A03228A03228A03228A03228
字號A03228正字 - 13 - 19 
說文釋形「羶」《說文》作「羴」。
大徐本:,羊臭也。从三羊。凡羴之屬皆从羴。,羴或从亶。(式連切)
段注本:,羊臭也。从三羊。凡羴之屬皆从羴。,羴或从亶。(式連切)
注音ㄕㄢ
漢語拼音shān
釋義

1.  羊身之臊味。宋.陸游〈書事〉詩:「醪酒芳醇偏易醉,胡羊肥美了無羶。」明.宋應星《天工開物.乃服.裘》:「胞羔、乳羔,為裘不羶。」《儒林外史》第五二回:「羊肉不曾喫,空惹一身羶。」

2.  泛指羊肉或其他肉類。晉書.卷一○一.載記.序》:「反首衣皮,餐羶飲湩。」唐.皮日休〈喜鵲〉詩:「棄羶在庭際,雙鵲來搖尾。」唐.徐夤〈溪隱〉詩:「絕卻腥羶勝服藥,斷除杯酒合延年。」《石點頭.卷七.感恩鬼三古傳題旨》:「因此也絕戒葷羶,隨僧茶飯。」

3.  泛指某種腥臊味。《呂氏春秋.本味》:「三群之蟲,水居者腥,肉玃者臊,草食者羶。」《紅樓夢》第七七回:「未到手內,先聞得油羶之氣。」

4.  愛慕、嚮往。《莊子.徐无鬼》:「舜有羶行,百姓悅之。」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璽丞改吏部》:「薄冷局而羶熱地者,可以思矣。」明.江盈科《雪濤小說.心高》:「噫!人心羶慕,非名即利。」

A03228
A03228-017
部首筆畫  - 08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重訂直音篇.卷六.部》。


A03228
A03228-021
部首筆畫  - 09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平聲.山韻》。


A03228
A03228-018
部首筆畫  - 10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重訂直音篇.卷六.部》。


A03228
A03228-001
部首筆畫  - 10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康熙字典.羊部》。


注音 ㄕㄢ
漢語拼音 shān
研訂者 季旭昇
內容

」為「羶」之異體。「羶」之篆文作「」,段注本《說文解字.羊部》:「羊臭也。從三羊。或從亶。」今楷定通作「羶」(《增廣字學舉隅.俗語字音》)。「」字見《集韻.平聲.山韻》:「:羊臭,或作。」音「牛閑切」;又《類篇.部》:「:或(當為式之誤)連切,又牛閑切,又虛閑切。」《羊部》:「:牛閑切,羊臭。」《康熙字典.羊部》:「:《集韻》:或作,羊臭。」蓋「羶」味臭,故或改為從「臭」會意耳。據此,「」為「羶」之異體,可從。

A03228
A03228-019
部首筆畫  - 12 - 18 
內容

〔關鍵文獻〕

《廣碑別字.十九畫.羶字》引〈唐朝散大夫光祿卿致仕上柱國崔廷墓誌〉。


A03228-004
部首筆畫  - 12 - 18 
內容

〔關鍵文獻〕

《玉篇.羊部.字》。


注音 ㄕㄢ
漢語拼音 shān
研訂者 季旭昇
內容

」為「羶」之異體。「羶」之篆文作「」,段注本《說文解字.羊部》:「羊臭也。從三羊。或從亶。」今楷定通作「羶」(《增廣字學舉隅.俗語字音》)。「」字見《玉篇.羊部》:「:式延切,羊氣臭。亦作羶。」蓋「」為小篆之直接楷化耳。據此,「」為「羶」之異體,可從。

A03228
A03228-020
部首筆畫  - 13 - 19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羊部》。


注音 ㄕㄢ
漢語拼音 shān
研訂者 張文彬
內容

」為「羶」之異體。音ㄕㄢ。

」之字形見《龍龕手鑑.羊部》、《玉篇》、《集韻》等書。

按:「羶」從「亶」聲,「亶」從旦聲,作「」者,下從「且」,係「旦」之俗寫訛字。

A03228
A03228-015
部首筆畫  - 13 - 19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鏡.羊部》。

《中華字海.羊部》。


A03228
A03228-016
部首筆畫  - 13 - 19 
內容

〔關鍵文獻〕

《重訂直音篇.卷六.部》。


A03228
A03228-007
部首筆畫  - 14 - 20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鏡.羊部》。


A03228
A03228-014
部首筆畫  - 14 - 20 
內容

〔關鍵文獻〕

《佛教難字字典.羊部》。


A03228
A03228-008
部首筆畫  - 15 - 21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羊部》。

《重訂直音篇.卷六.部》。


A03228
A03228-009
部首筆畫  - 17 - 23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平聲.仙韻》。

《康熙字典.羊部》。


A03228
A03228-003
部首筆畫  - 17 - 23 
內容

〔關鍵文獻〕

《四聲篇海.羊部》。


注音 ㄕㄢ
漢語拼音 shān
研訂者 季旭昇
內容

」為「羶」之異體。「羶」之篆文作「」,段注本《說文解字.羊部》:「羊臭也。從三羊。或從亶。」今楷定通作「羶」(《增廣字學舉隅.俗語字音》》。「」字見《集韻.平聲.仙韻》作「」:「:尸連切,《說文》:『羊臭也。』或作羶、。」《四聲篇海.羊部》則作「」:「:二。式連切,羊臭也。」蓋聲符「亶」替換為「氈」耳。據此,「」為「羶」之異體,可從。

A03228
A03228-012
部首筆畫  - 18 - 24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羊部》。

《漢語大字典.羊部》。


A03228
A03228-002
部首筆畫  - 19 - 25 
內容

〔關鍵文獻〕

《四聲篇海.羊部》。


注音 ㄕㄢ
漢語拼音 shān
研訂者 季旭昇
內容

」為「羶」之異體。「羶」之篆文作「」,段注本《說文解字.羊部》:「羊臭也。從三羊。或從亶。」今楷定通作「羶」(《增廣字學舉隅.俗語字音》)。「」字見《龍龕手鏡.羊部》作「」:「:二,俗。:正,式連反。羊臭也。」《字彙補.羊部》則作「」:「:與羶同。」蓋聲符「亶」先替換為「氈」作「」(《四聲篇海.羊部》),「氈」右旁之「毛」又受左旁「羊」之影響類化為「羊」耳。據此,「」為「羶」之異體,可從。

A03228
A03228-013
部首筆畫  - 19 - 25 
內容

〔關鍵文獻〕

《康熙字典.羊部》。


A03228
A03228-006
部首筆畫  - 20 - 26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羊部》。


A03228-005
部首筆畫  - 13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增廣字學舉隅.卷四.俗語字音》。


#「」另兼正字。

注音 ㄕㄢ #(1)ㄉㄢˋ (2)ㄕㄢ
漢語拼音 shān #(1)dàn (2)shān
研訂者 季旭昇
內容

「膻」為「羶」之異體。「羶」之篆文作「」,段注本《說文解字.羊部》:「羊臭也。從三羊。或從亶。」今楷定通作「羶」(《增廣字學舉隅.俗語字音》)。「膻」字見《集韻.平聲.仙韻》作「」:「:尸連切。《說文》:『羊臭也。』或作。」《增廣字學舉隅.俗語字音》作「膻」:「羶:式連切,音膻,羊臭也。亦作、膻。」據此,「膻」為「羶」之異體,可從。

#「」另兼正字。

A03228
A03228-010
部首筆畫  - 13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平聲.仙韻》。


=>」之異體。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校正甲骨文編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敦煌俗字譜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平聲.二仙.尸連切.頁165
平聲.二十八山.牛閑切.頁155
平聲.二十八山.虛閑切.頁154
類篇
四聲篇海(明刊本)
六書正譌
平聲.一先僊韻.頁41.右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增廣字學舉隅
卷二.古文字略.頁312
卷四.俗語字音.頁614
古今正俗字詁
卷上.頁70
字辨
彙音寶鑑
卷一.堅上平聲.頁29.左
卷一.堅上平聲.頁29.左
檢字表.羊部.頁312
檢字表.羊部.頁221
檢字表.羊部.頁304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卷二.平聲.二仙.頁86.左
宋體母稿異體字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5 16:5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