繩索。《說文解字.糸部》:「纆,索也。」清.段玉裁.注:「《易》:『係用徽纆。』劉表曰:『三股曰徽,兩股曰纆。』《字林》曰:『兩合曰糾,三合曰纆。』」《莊子.駢拇》:「附離不比膠漆,約束不以纆索。」《史記.卷八四.屈原賈生列傳.賈誼》:「夫禍之與福兮,何異糾纆。」唐.駱賓王〈在獄詠蟬詩.序〉:「僕失路艱虞,遭時徽纆。」
〔關鍵文獻〕
《玉篇零卷.糸部.字》。
《集韻.入聲.德韻》。
《經典文字辨證書.糸部》。
《重訂直音篇.卷七.糸部》。
漢字結構之部件或可易位成異體,他如「峰」之作「峯」、「秋」之作「秌」等。
《正字通.糸部》。
《中文大辭典.糸部》。
《玉篇.糸部.字》。
《五經文字.糸部》。
凡同此偏旁,文獻多見類似變化,可視為異體演變之例。
「」為「纆」之異體。段注本《說文解字.糸部》:「、索也。從糸、黑聲。」段注:「按從黑者所謂黑索拘攣罪人也。今字從墨。」按纆字、《廣韻》、《集韻》作,《字彙》、《正字通》作纆。故今定「」為「纆」之異體。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