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如紺色。或曰深繒。从糸,喿聲。讀若喿。(親小切)
(一)ㄗㄠˇ
1. 深青帶赤,色如紺之帛。《說文解字.糸部》:「繰,帛如紺色。」《廣韻.上聲.皓韻》:「繰,紺色曰繰。」
2. 有文采之絲織品。清.袁枚《隨園詩話》卷一四:「余在揚州江魯佩家,見桓圭,長七寸,葵首垂繰,質粹沁紅,真三代物也。」
(二)ㄙㄠ
煮繭抽絲。通「繅」。《廣韻.平聲.豪韻》:「繅,繹繭為絲。繰,上同。」《呂氏春秋.實性》:「卵待覆二十日而後能為雛,繭待繰以涫湯而後能為絲,性待漸於教訓而後能為善。」唐.李白〈贈清漳明姪聿〉詩:「繰絲鳴機杼,百里聲相聞。」
=>「繅」之異體。
〔關鍵文獻〕
大陸《簡化字總表.第三表》。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