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3173A03173A03173A03173A03173A03173A03173A03173A03173A03173A03173A03173A03173
A03173A03173A03173
字號A03173正字 - 11 - 17 
說文釋形大徐本:,緩也。一曰舍也。从糸,從聲。(足用切)
段注本:,緩也。一曰捨也。从糸,從聲。(足用切)
注音(一)ㄗㄨㄥˋ (二)ㄗㄨㄥ (三)ㄗㄨㄥˇ
漢語拼音(一)zòng (二)zōng (三)zǒng
釋義

()ㄗㄨㄥˋ
❶釋放。如:「縱虎歸山」。左傳.公三十三年:「吾聞一日縱敵,數之患也。」三國志.卷魏書武帝紀:「劉備不可縱。」
❷施放。史記.卷.五帝本紀:「瞽叟從下縱火焚廩。」
❸不加拘束。楚辭.屈原.離騷:「啟九辯與九歌兮,夏康娛以自縱。」宋.蘇軾.赤壁賦:「縱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❹身體往上跳。漢.王充.論衡.道虛:「若士者舉臂而縱身遂入雲中。」

即使。如:「縱然」、「縱使」。史記.卷七.項羽本紀:「縱江東父兄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

()ㄗㄨㄥ
❶直的線、面,南北稱為「縱」。同「從」。楚辭.東方朔.七江:「不開難道兮,不別橫之與縱。」
❷足跡、形影。同「」。唐.李白.估客行:「譬如雲中鳥,一去無縱跡。」

()ㄗㄨㄥˇ
見「縱」、「縱」。
※縱
急遽的樣子。禮記.檀弓上:「喪事欲其縱爾。」
眾多。漢書.卷二十二.禮樂志:「神之行,,騎沓,般縱。」
※縱
慫恿。漢書.卷四十四.衡山王劉賜傳:「與奚慈、張廣昌謀,求能為兵法候星氣者,日夜縱王謀反事。」

A03173
A03173-017
部首筆畫  - 04 - 07 
內容

〔關鍵文獻〕

《漢語大字典.糸部》。


A03173
A03173-003
部首筆畫  - 04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去聲.用韻》。

《字彙補.糸部》。

《中文大辭典.糸部》。


A03173
A03173-001
部首筆畫  - 04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糸部》。

《正字通.糸部》。


注音 (1)ㄗㄨㄥ (2)ㄗㄨㄥˇ (3)ㄗㄨㄥˋ
漢語拼音 (1)zōng (2)zǒng (3)zòng
研訂者 林炯陽
內容

」為「縱」之異體。縱,《說文解字.糸部》篆作「」,云「緩也。一曰舍也。從糸,從聲。」《字彙.糸部》:「,同縱。」《正字通.糸部》:「,縱本字。《中文大辭典.糸部》:「,緩也。按與縱同。或云縱之古字。」按:《異體字例》:「凡從形多作。」故「」可收為「縱」之異體。

A03173
A03173-009
部首筆畫  - 06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糸部.縱字》引〈偽周焦松墓誌〉。


A03173
A03173-008
部首筆畫  - 07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去聲.宋韻.縱字》引〈唐虞書破邪論〉。


A03173
A03173-010
部首筆畫  - 07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七畫.縱字》引〈宋爨龍顏A02849-001〉。

《中華字海.糸部》。


A03173
A03173-007
部首筆畫  - 08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去聲.用韻.縱字》引〈相府小史夏堪碑〉。


A03173
A03173-011
部首筆畫  - 09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七畫.縱字》引〈齊董洪達造象〉。

《中華字海.糸部》。


A03173
A03173-019
部首筆畫  - 09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中國書法大字典.糸部》。


A03173
A03173-013
部首筆畫  - 09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敦煌俗字譜.糸部.縱字》引〈中105.1045.上7〉。


A03173
A03173-020
部首筆畫  - 10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中國書法大字典.糸部》。


A03173
A03173-014
部首筆畫  - 10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糸部》。


A03173
A03173-015
部首筆畫  - 10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宋元以來俗字譜.糸部》引〈太平樂府〉等。


A03173-005
部首筆畫  - 10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糸部》。

《漢語大字典.糸部》。


A03173
A03173-002
部首筆畫  - 11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糸部》。


注音 (1)ㄗㄨㄥ (2)ㄗㄨㄥˇ (3)ㄗㄨㄥˋ
漢語拼音 (1)zōng (2)zǒng (3)zòng
研訂者 林炯陽
內容

」為「縱」之異體。《字彙補.糸部》:「,《說文長箋》與縱同。」《漢語大字典.糸部》、《中華字海.糸部》皆從《字彙補》。按:縱,《說文解字.糸部》篆作「」,故「」形當由篆體隸變而來,可收為異體。

A03173
A03173-006
部首筆畫  - 14 - 20 
內容

〔關鍵文獻〕

《四聲篇海.糸部》。

《字彙補.糸部》。

《中文大辭典.糸部》。


A03173
A03173-016
部首筆畫  - 15 - 21 
內容

〔關鍵文獻〕

《康熙字典.糸部》。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漢簡文字類編
漢隸字源
平聲.三鍾.頁16.右
去聲.三用.頁345.左
隸辨
卷一.平聲.三鍾.頁23.右
卷四.去聲.三用.頁482.左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玉篇零卷
敦煌俗字譜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佩觿
卷下.頁35.左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平聲.一東.徂聦切.頁9
平聲.三鍾.將容切.頁17
上聲.一董.祖動切.頁302
上聲.二腫.足勇切.頁304
去聲.三用.足用切.頁464
集韻考正
類篇
四聲篇海(明刊本)
宋元以來俗字譜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增廣字學舉隅
卷三.韻辨輯略.頁498.左
古今正俗字詁
卷下.頁219
彙音寶鑑
卷三.恭上去聲.頁274.右
檢字表.糸部.頁240
檢字表.糸部.頁240
異體字手冊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卷一.平聲.三鍾.頁26.左
卷一.平聲.三鍾.頁26.左
卷四.去聲.四絳.頁205.右
卷四.去聲.三用.頁205.右
宋體母稿異體字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3:5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