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以繩捆綁。如:「手無縛雞之力」。《說文解字.糸部》:「縛,束也。」《左傳.文公二年》:「晉襄公縛秦囚,使萊駒以戈斬之。」
2. 拘束、約束。唐.白居易〈遊平泉贈晦叔〉詩:「且喜身無縛,終漸鬢有絲。」《紅樓夢》第一四回:「且生得才貌雙全,風流瀟灑,不為官俗國體所縛。」
3. 用以綑束之繩。《左傳.僖公六年》:「武王親釋其縛,受其璧而祓之。」《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列傳》:「信乃解其縛,東鄉坐,西鄉對,師事之。」
〔關鍵文獻〕
《隸辨.入聲.藥韻.字》引〈曹全碑〉。
《敦煌俗字譜.糸部.縛字》引〈中19.144.上-6〉。
《中華字海.糸部》。
《漢語大字典.糸部》。
《漢隸字源.入聲.藥韻.縛字》引〈李翕西狹頌〉。
《玉篇.糸部.字》。
(二)
「」為「縛」之異體。縛,《說文解字.糸部》作「」,云:「束也。從糸尃聲。」「」為「縛」之訛變,此形見於《漢隸字源.入聲.藥韻》、《玉篇.糸部》、《集韻.去聲.過韻》,應收為「縛」字之異體。
(一)
=>「紨」之異體。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