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環繞、纏繞。如:「縈繞」。段注本《說文解字.糸部》:「縈,收卷也。」《詩經.周南.樛木》:「南有樛木,葛藟縈之。」唐.李白〈蜀道難〉詩:「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
2. 曲折、彎曲。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若水注》:「高山嵯峨,巖石磊落,傾側縈迴,下臨峭壑。」明.于謙〈村舍桃花〉詩:「野水縈紆石徑斜,蓽門蓬戶兩三家。」
〔關鍵文獻〕
《集韻.平聲.清韻》。
(二)
「」為「縈」之異體。《說文解字.糸部》縈,云:「收韏也,從糸熒省聲。於營切」。《集韻.平聲.清韻》收「縈、」,注:「娟營切。《說文》:『收韏也。或從巾』」。《類篇.巾部》有「」字,云:「娟營切,收韏也」。可知「」與「縈」音義相同。又《康熙字典.糸部》引《詩.周南》:葛藟縈之。《釋文》:縈,本又作。,既是縈之或文,作為「旋繞」之義,可為縈之異體。另「」,音縈,義覆也。為一正字。「」,亦為「營」之異體。
#「」另兼正字。
(一)
=>「營」之異體。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十一畫》。
《漢語大字典.草部》。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