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3146A03146A03146A03146A03146A03146A03146A03146A03146A03146A03146A03146A03146A03146
A03146A03146A03146A03146
字號A03146正字 - 08 - 14 
說文釋形大徐本:,帛黑色也。从糸,甾聲。(側持切)
段注本:,帛黑色也。从糸,聲。(側持切)
注音
漢語拼音
釋義
  1. 黑色。說文解字.:「,帛黑色也。」漢.王充論衡.程材:「白紗入,不染自黑。」宋.陸游〈自小雲頂上雲頂寺〉詩:「素衣雖成緇,不為京塵。」
  2. 染黑。論語.陽貨:「不曰白乎,涅而不緇。」三國魏.何晏.集解:「至白者,染之於涅而不黑」漢.崔瑗〈座右銘〉:「在貴不曖曖內含光。」
  3. 黑色的。詩經.鄭風:「衣之宜兮,敝予又改為兮。」漢.毛亨.傳:「,黑色。」
  4. 僧衣。北魏.酈道元《水經注·卷六·涑水》:「是以緇服思元之士,鹿裘念一之夫,代往遊焉。」《儒林外史》第八回:「自此更改姓名,削髮披去了。」
  5. 僧侶。唐.休〈唐故左街僧錄內供奉三教談論引駕大德安國寺上座賜紫方袍大達法師元秘塔碑銘〉:「詔和尚率緇屬迎真骨於靈山。」
A03146
A03146-005-1
部首筆畫  - 03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漢語大字典.糸部》。


=>」之異體。

注音 (二)ㄗ (一)(1)ㄔㄨㄣˊ (2)ㄓㄨㄣˇ
漢語拼音 (二)zī (一)(1)chún (2)zhǔn
研訂者 張文彬
內容

()

」為「緇」之異體。音ㄗ。

《說文解字.糸部》:「,帛黑色也。從糸聲。」徐鉉側持切,今音ㄗ。

《玉篇.糸部》:「緇,黑色。A03094-005,同上。」按:「A03094-005」、「」同字。《康熙字典.糸部》字形則作「」,《中文大辭典.糸部》同。《漢語大字典.糸部》云:「,同A03094-005(緇)」。

按:「才」字小篆作「」,楷化或作「才」、「」、」、「」,皆一字也。

()

=>」之異體。

A03146
A03146-016-1
部首筆畫  - 03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糸部》。


A03146
A03146-001
部首筆畫  - 03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玉篇.糸部.緇字》。


=>」之異體。

注音 (二)ㄗ (一)(1)ㄔㄨㄣˊ (2)ㄓㄨㄣˇ
漢語拼音 (二)zī (一)(1)chún (2)zhǔn
研訂者 張文彬
內容

()

A03094-005」為「緇」之異體。音ㄗ。

《說文解字.糸部》:「,帛黑色也。從糸甾聲。側持切。」今音ㄗ。楷定作「緇」。

《玉篇.糸部》:「緇,黑色。A03094-005,同上。」《廣韻.平聲.之韻》:「,黑色繒也。,同上。」《集韻.平聲.之韻》:「,或作。」按:「」即「A03094-005」、「」即「緇」。《四聲篇海、糸部》:「A03094-005,音緇,義同。」《禮記.檀弓上》:「天子之哭諸侯也,爵弁A03094-005衣。」陸德明《經典釋文.卷十一.禮記音義之一》:「A03094-005,本又作緇。」

按:古音「才」、「甾」同部,「A03094-005」為「從糸才聲」之形聲字。

()

=>」之異體。

A03146
A03146-017
部首筆畫  - 03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鏡.糸部》。

《佛教難字字典.糸部》。

《中華字海.糸部》。


A03146
A03146-002-1
部首筆畫  - 07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糸部》。


注音
漢語拼音
研訂者 張文彬
內容

」為「緇」的異體。音ㄗ。

《字彙補.糸部》:「,《升菴字說》:『緇字文徵明作,乃是字草書謬之。』」則知「」為「緇」之異體字。《康熙字典.補遺.糸部》、《漢語大字典、糸部》均引之。

按:「緇」之作「」,乃文徵明誤書偏旁「甾」為草書「留」之偏旁所致。

A03146
A03146-021
部首筆畫  - 08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大陸《簡化字總表.第三表》。

《漢語大字典.糸部》。


A03146
A03146-020
部首筆畫  - 08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宋元以來俗字譜.糸部》引〈嶺南逸事〉。


A03146
A03146-013
部首筆畫  - 08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四畫.緇字》引〈隋韓祐墓誌〉。

《中華字海.糸部》。

《廣碑別字.十四畫.緇字》引〈隋韓祐墓誌〉。


A03146
A03146-009
部首筆畫  - 08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糸部.緇字》引〈魏江陽王元乂墓誌〉。

《佛教難字字典.糸部》。


A03146
A03146-011
部首筆畫  - 09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糸部.緇字》引〈唐告少林寺碑〉。

《佛教難字字典.糸部》。


A03146
A03146-008
部首筆畫  - 09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四畫.緇字》引〈魏根法師碑〉。

《龍龕手鑑.糸部》。

《佛教難字字典.糸部》。


A03146
A03146-003
部首筆畫  - 09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廣韻.平聲.之韻》。


注音
漢語拼音
研訂者 張文彬
內容

」為「緇」之異體。音ㄗ。

《廣韻.平聲.之韻》「緇」字作「」,《集韻》則有作「緇」,也有作「」,後世字書則正字多作「緇」。

按:「緇」字小篆作「」,從糸聲。「」則是「」的異體,結構為從田聲。唯「」字今楷書多省作「甾」。「」乃據小篆楷化而成。

A03146
A03146-010
部首筆畫  - 10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糸部.緇字》引〈齊高叡修佛寺碑〉。

《佛教難字字典.糸部》。


A03146
A03146-004
部首筆畫  - 10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隸辨.平聲.之韻.字》引〈州輔碑〉。


注音
漢語拼音
研訂者 張文彬
內容

」為「緇」之異體。音ㄗ。

《隸辨.平聲.之韻》:「,《州輔碑》:『而不。』《隸釋》云:『即緇字。』」《龍龕手鑑.糸部》:「為緇俗。」《字彙補.糸部》:「,《升菴字說》緇字。《漢書》作。」《中文大辭典.糸部》:「,與同。」即緇字。

按:「緇」之作「」,蓋為隸書訛字。

A03146
A03146-005
部首筆畫  - 11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糸部》。


=>C10339」之異體。

注音 (二)ㄗ (一)ㄌㄧㄡˊ
漢語拼音 (二)zī (一)liú
研訂者 張文彬
內容

()

」為「緇」之異體。音ㄗ。

《龍龕手鑑.糸部》:「誤,緇正。」《字彙補.糸部》:「,同緇。」

按:「」當為「緇」字之誤。

又按:校正本《康熙字典.糸部》:「,《字彙補》同。按:字形當即字之訛,《字彙補》同,非是。」「留」作「」係屬常例,則「」亦當為「」之異體。

()

=>C10339」之異體。

A03146
A03146-018
部首筆畫  - 11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平聲.支韻.緇字》引〈唐少林寺碑〉。


A03146
A03146-019
部首筆畫  - 12 - 18 
內容

〔關鍵文獻〕

《精嚴新集大藏音.糸部》。


A03146-007
部首筆畫  - 12 - 18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平聲.支韻.緇字》引〈北齊道興造像記〉。


#「」另兼正字。

A03146
A03146-012
部首筆畫  - 12 - 18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糸部.緇字》引〈唐并州司兵張君夫人墓誌〉。

《精嚴新集大藏音.糸部》。

《佛教難字字典.糸部》。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漢隸字源
平聲.七之.頁42.右
隸辨
卷一.平聲.七之.頁63.右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玉篇零卷
五經文字
糸部.頁60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上聲.五旨.側凡切.頁321
平聲.七之.莊持切.頁51
去聲.七志.側吏切.頁484
集韻考正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宋元以來俗字譜
俗書刊誤
卷一.平聲.二支.頁542.上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經典文字辨證書
卷五.糸部.頁3.右
彙音寶鑑
卷六.亀上平聲.頁467.左
異體字手冊
簡化字總表
角川漢和辭典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0 21:5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