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3124A03124A03124A03124A03124A03124A03124A03124A03124A03124A03124A03124
A03124A03124A03124A03124
字號A03124正字 - 07 - 13 
說文釋形大徐本:,織也。从糸,巠聲。(九丁切)
段注本:,織從絲也。从糸,巠聲。(九丁切)
注音ㄐㄧㄥ
漢語拼音jīng
釋義

1.  織布機或編織物上之直線。段注本《說文解字.糸部》:「經,織從絲也。」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情采》:「經正而後緯成。」宋.文同〈織女怨〉詩:「皆言邊幅好,自愛經緯密。」後亦泛稱直線。《左傳.昭公二十八年》:「擇善而從之曰比,經緯天地曰文。」

2.  連接地球南、北極的縱向虛擬直線。如:「東經」、「西經」。

3.  劃分、度量。《周禮.天官.塚宰》:「體國經野。」《淮南子.要略》:「經山陵之形,區川谷之居。」

4.  治理、謀劃。如:「經世濟民」。《周禮.天官.大宰》:「以經邦國,以治官府。」《戰國策.楚策一》:「夫以一詐偽反覆之蘇秦,而欲經營天下,混一諸侯,其不可成也亦明矣。」

5.  人體之脈絡。如:「經脈」、「經絡」。宋.陳亮〈與彭子壽祭酒〉:「穿經入絡,動榮及衛。」《紅樓夢》第一三回:「這是急火攻心,血不歸經。」

6.  常道。如:「天經地義」、「離經叛道」。《左傳.昭公二十五年》:「夫禮,天之經也。」《莊子.養生主》:「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

7.  有特殊價值,典範地位典籍。如:「聖經」、「可蘭經」、「四書五經」、「十三經」。《荀子.勸學》:「始乎誦經,終乎讀禮。」《魏書.卷一一四.釋老志》:「齋祠跪拜,各成法道,有三元九府、百二十官,一切諸神,咸所統攝,又稱劫數,頗類佛經。」

8.  我國圖書目錄經、子、史、集四部分類之一。多指儒家典籍及小學方面的書。

9.  敘述專門事物或技藝之作品。如:「水經」、「茶經」、「馬經」、「山海經」。

10.  歷、過。如:「經」、「身經百戰」、「飽經憂患」、「經年累月」。唐.李商隱〈籌筆驛〉詩:「他年錦裡經祠廟,梁父吟成恨有餘。」《後漢書.卷二八上.桓譚馮衍列傳.馮衍》:「日月經天,河海帶地。」

11.  平常、尋常。如:「荒誕不經」。《史記.卷一二.孝武本紀》:「所忠視其書不經,疑其妄書。」《聊齋志異.卷一二.公孫夏》:「某終躊躇,疑其不經。」

12.  恆常、時常。如:「他經常頭痛。」《淮南子.齊俗》:「其事經而不擾,其器完而不飾。」三國魏.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然經怪此意尚未熟悉於足下,何從便得之也?」

13.  女性月經之簡稱。如:「經期」、「停經」、「閉經」。

14.  縊、上吊。《論語.憲問》:「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史記.卷八二.田單列傳》:「遂經其頸於樹枝,自奮絕脰而死。」

15.  數目字。古代以十億為兆,十兆為經。

16.  姓。如晉代有經曠。

A03124-001
部首筆畫  - 04 - 07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土部》。


注音 ㄐㄧㄥ
漢語拼音 jīng
研訂者 周小萍
內容

」為「經」之異體。

《字彙補.土部》引《韻會》,「」,古「經」字。《康熙字典.糸部》經,亦收古文。可知「」同「經」。

」之字形,與《金文編.卷十三》所引〈毛公鼎〉「經」,鼎文作「」形近似。亦與《集韻.平聲.青韻》「經」,古作「」之字形微異而類近。《漢語大字典.土部》,注云:「……經,古作。《韻會》或誤。」此雖疑「」或為古「」之誤,然見於《康熙》以後字書,皆引《韻會》收為古文「經」字,故訂「」為「經」之異體字。

A03124
A03124-002
部首筆畫  - 05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爪部》。


A03124
A03124-014
部首筆畫  - 05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平聲.青韻》。

《類篇.糸部》。


注音 ㄐㄧㄥ
漢語拼音 jīng
研訂者 周小萍
內容

」為「經」之異體。

《集韻.平聲.青韻》「經」,古作「」。此後字書或引作「」,或引作「」為古「經」字,乃一字異形,于筆畫長短之變。考顧氏補刊本《集韻.平聲.青韻》引「經」,古作「」。《類篇.糸部》、《四聲篇海.爪部》、《經典文字辨證書.部》亦是。然《字彙補.爪部》、《康熙字典.爪部》另收「」形。此兩字當皆從古文「」(見《古文四聲韻.平聲.青韻》引〈林罕集〉)楷化而來,所指即同為古文「經」字。故當收「」為「經」之異體。

A03124
A03124-019
部首筆畫  - 07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平聲.青韻》。

《字彙補.爪部》。


A03124
A03124-003
部首筆畫  - 08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顧氏補刊本《集韻.平聲.青韻》。


注音 ㄐㄧㄥ
漢語拼音 jīng
研訂者 周小萍
內容

」為「經」之異體。

《集韻.平聲.青韻》、《類篇.糸部》,皆以「」為古「經」字。《字彙補.爪部》亦引《集韻》以「」為古文「經」字。

見於顧氏補刊本《集韻.平聲.青韻》收「」字之形。其後《康熙字典.爪部》、《中文大辭典.爪部》、《漢語大字典.爪部》、《佛教難字字典.糸部》、《中華字海.爪部》皆引「」為「經」之古字。

則「」、「」皆有所據,可視為「經」字古文異體。此列「」為「經」之異體字。

A03124
A03124-020
部首筆畫  - 05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大陸《簡化字總表.第三表》。


A03124
A03124-012
部首筆畫  - 05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學生簡體字字典.糸部》。

《中華字海.糸部》。


A03124
A03124-017
部首筆畫  - 05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宋元以來俗字譜.系部》引〈太平樂府〉等。

《中國書法大字典.糸部》。


A03124-004
部首筆畫  - 05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宋元以來俗字譜.系部》引〈嶺南逸事〉。


注音 ㄐㄧㄥ
漢語拼音 jīng
研訂者 周小萍
內容

」為「經」之異體。

《宋元以來俗字譜.系部》經,引〈嶺南逸事〉作「」。故「」乃「經」之俗寫。又《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八畫》收「」同「經」。

依《異體字例》凡巠形多作圣,如「頸」之作「」、「莖」之作「」、「勁」之作「」等,故「經」字同「」,收「」為「經」之異體。

A03124
A03124-018
部首筆畫  - 06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宋元以來俗字譜.系部》引〈金瓶梅〉。


A03124
A03124-005
部首筆畫  - 06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隸辨.平聲.青韻.字》引〈衡方碑〉。


注音 ㄐㄧㄥ
漢語拼音 jīng
研訂者 周小萍
內容

」為「經」之異體。

」之字形,見於《漢隸字源.平聲.青韻》引〈史晨祠孔廟奏銘〉、〈太尉劉寬碑〉。《隸辨.平聲.青韻》引〈衡方碑〉字作「」。《宋元以來俗字譜.系部》引〈取經詩話〉、〈三國志平話〉、〈太平樂府〉、〈嬌紅記〉、〈嶺南逸事〉經字作「」。

」之右形從「A00781-010」,不獨見於隸碑文字,亦多見於書法字帖,或俗寫字體。如《敦煌俗字譜.糸部》所引「」之字形頗多。今依《異體字例》凡巠形多作A00781-010),如「輕」之作「」、「莖」之作「」等。「」為「經」之俗字,故收為異體也。

A03124
A03124-013
部首筆畫  - 06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三畫.經字》引〈齊元賢墓誌〉。

《中華字海.糸部》。


A03124
A03124-007
部首筆畫  - 07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平聲.青韻.經字》引〈西魏僧演造像記〉。


A03124
A03124-006
部首筆畫  - 07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隸辨.平聲.青韻.字》引〈華山廟碑〉。


注音 ㄐㄧㄥ
漢語拼音 jīng
研訂者 周小萍
內容

」為「經」之異體。

《漢隸字源.平聲.青韻》收「」之字形。《隸辨.平聲.青韻》引〈華山廟碑〉字作「」。引〈武榮碑〉字作「」。《碑別字新編.十三畫》引〈隋段濟墓誌〉經,字作「」。

」字右形作「」,多見於碑銘,楷化後又作「」,故《異體字例》凡巠形多作,如「頸」之作「」,「勁」之作「」,「逕」之作「」等。故今收隸定之「」字,為「經」之異體。

A03124
A03124-010
部首筆畫  - 07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糸部.經字》引〈唐定城尉屈澄墓誌〉。

《佛教難字字典.糸部》。


A03124
A03124-008
部首筆畫  - 07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糸部.經字》引〈魏河間王元定墓誌〉。

《佛教難字字典.糸部》。


A03124
A03124-011
部首筆畫  - 08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三畫.經字》引〈魏張滿墓誌〉。

《中華字海.糸部》。


A03124
A03124-009
部首筆畫  - 10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糸部.經字》引〈隋張儉胡夫人墓誌〉。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漢隸字源
平聲.十五青.頁192.右
隸辨
卷二.平聲.十五青.頁263.右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敦煌俗字譜
新加九經字樣
糸部.頁31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平聲.十五青.堅靈切.頁247
去聲.四十六徑.吉定切.頁607
顧氏補刊本.卷四.頁526
類篇
四聲篇海(明刊本)
宋元以來俗字譜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康熙字典
經典文字辨證書
卷三.c01601-001部.頁12.右
增廣字學舉隅
卷三.韻辨輯略.頁513.右
彙音寶鑑
卷二.經上平聲.頁161.左
卷二.經上平聲.頁161.左
異體字手冊
簡化字總表
角川漢和辭典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卷二.平聲.十八青.頁120.左
宋體母稿異體字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30 2:3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