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絿
释义
B03372B03372
字號B03372正字絿 - 07 - 13 
說文釋形
大徐本:,意也。从糸,求聲。《詩》曰:「不競不絿。」(巨鳩切)
段注本:,急也。从糸,求聲。《詩》曰:「不競不絿。」(巨鳩切)
注音ㄑㄧㄡˊ
漢語拼音qiú
釋義

1. 猜測。《說文解字.糸部》:「絿,意也。」

2. 急躁。段注本《說文解字.糸部》:「絿,急也。」《廣韻.平聲.裘韻》:「,急引也。絿,上同。」《詩經.商頌.長發》:「不競不絿,不剛不柔。」漢.毛亨.傳:「絿,急也。」

3. 求。《廣雅.釋詁三》:「絿,求也。」

B03372
B03372-002
部首筆畫  - 02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平聲.尤韻》。

《重訂直音篇.卷七.糸部》。

《中文大辭典.糸部》。


#「C10163」另兼正字。
=>」之異體。

注音 (一)ㄑㄧㄡˊ (二)ㄨㄢˊ #ㄑㄧㄡˊ
漢語拼音 (一)qiú (二)wán #qiú
研訂者 王初慶
內容

()

」本為正字,《玉篇零卷.糸部》云:「:渠周反,《說文》:『:引也。』」又《玉篇.糸部》曰:「:巨周切,引急也。」亦為「絿」之異體字。《說文解字.糸部》云:「:急也,從糸求聲。詩曰:『不競不絿。』」《集韻.平聲.尤韻》曰:「絿、:《說文》:急也。引詩:『不競不絿。』或從九。」謹按:形聲字往往有更易音同音近之聲符而其義不異者,故從糸求聲之「絿」,亦或從九聲作「」,故以「」為「絿」之異體字無疑。

又「絿」、「」二字雖原本同音異字,後世以其音同,亦往往誤合為一字。如《廣韻.平聲.尤韻》云:「:急引也。絿:上同。」《重訂直音篇.卷七.糸部》曰:「絿:音求,急也,急引也。:同上。」皆合二字之義為一,故亦不妨謂「絿」、「」二字互為異體字。

#「」另兼正字。

()

=>」之異體。


#「C10163」另兼正字。
B03372
B03372-001
部首筆畫  - 06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糸部.絿字》引〈周撿挍司徒蕭處仁墓誌〉。

《佛教難字字典.糸部》。


注音 ㄑㄧㄡˊ
漢語拼音 qiú
研訂者 王初慶
內容

」為「絿」之異體。「絿」,《說文解字.糸部》云:「:急也,從糸求聲。詩曰:『不競不求。』」隸變作「絿」,《偏類碑別字.糸部》「絿」下引〈周檢校司徒蕭處仁墓誌〉作「」。謹按:「求」之作「」,乃筆勢之小異,故「」可收為「絿」之異體字。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玉篇零卷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平聲.十八尤.渠尤切.頁256
平聲.二十幽.渠幽切.頁274
類篇
四聲篇海(明刊本)
字彙
正字通
康熙字典(校正本)
彙音寶鑑
卷六.ㄐ下平聲.頁544.右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11 7: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