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3117A03117A03117A03117A03117A03117A03117A03117A03117A03117A03117A03117A03117A03117
A03117A03117A03117A03117A03117A03117A03117
字號A03117正字 - 06 - 12 
說文釋形大徐本:,斷絲也。从糸,从刀,从卩。,古文絕。象不連體,絕二絲。(情雪切)
段注本:,斷絲也。从刀、糸,卪聲。,古文絕。象不連體,絕二絲。(情雪切)
注音ㄐㄩㄝˊ
漢語拼音jué
釋義

1.  截斷、隔開。如:「斷絕」、「隔絕」。《說文解字.糸部》:「絕,斷絲也。」《史記.卷八六.刺客列傳.荊軻》:「未至身,秦王驚,自引而起,袖絕。」漢.曹操〈苦寒行〉:「水深橋梁絕,中路正徘徊。」

2.  停止、竭盡。如:「杜絕」、「滔滔不絕」、「絡繹不絕」。《淮南子.本經》:「江河三川,絕而不流。」《呂氏春秋.慎大覽.權勳》:「子反之為人也,嗜酒,甘而不能絕於口,以醉。」

3.  失傳。如:「絕版」。《漢書.卷七三.韋賢傳》:「漢承亡秦絕學之後,祖宗之制因時施宜。」

4.  氣息停止如:「悲痛欲絕」。《南史.卷七三.孝義列傳上.師覺援》:「捨車奔歸,聞家哭聲,一叫而絕,良久乃蘇。」《封神演義》第七回:「血染衣襟,昏絕於地。」

5.  回拒、不接受。如:「回絕」、「謝絕」。《後漢書.卷四六.郭陳列傳.陳寵》:「自在樞機,謝遣門人,拒絕知友,唯在公家而已。」

6.  橫渡、穿越。《荀子.勸學》:「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漢書.卷四○.張陳王周傳.張良》:「羽翼以就,橫絕四海。」

7.  獨一無二。如:「絕技」、「絕響」、「絕代風華」。《孔子家語.卷九.本姓解》:「其人身長十尺,武力絕倫。」

8.  必定、鐵定。如:宋.蘇軾〈上神宗皇帝書〉:「此堯舜禹湯之所勉強而力行,秦漢以來之所絕無而僅有。」《文明小史》第四七回:「把一切用人行政之權,都委之兄弟,他自己絕不過問,聽兄弟一人作主。」

9.  極高、極深。南朝梁.庾信〈奉和山池〉詩:「鳴笳陵絕浪,飛蓋歷通渠。」唐.李白〈望終南山寄紫閣隱者〉詩:「何當造幽人,滅跡棲絕巘。」

10.  極,用來表示程度。《史記.卷六六.伍子胥列傳》:「秦女絕美,王可自取,而更為太子取婦。」宋.蘇軾〈答程天侔書〉:「惠酒絕佳,舊在惠州,以梅醞為冠。」

11.  阻絕難通。多用於比喻僻遠之處。《漢書.卷六.武帝紀》:「其令州邵察吏民有茂村異等,可為將相及使絕國者。」漢.李陵〈答蘇武書〉:「昔先帝授陵步卒五千,出征絕域。」

12.  希望斷結此喻情況險惡。《管子.兵法》:「徑於絕地,攻於恃固。」《喻世明言.卷一八.楊八老越國奇逢》:「死中得活因災退,絕處逢生遇救來。」

13.  斷結他人退路。如:「這件事,他做太絕了!」

14.  絕句的簡稱。如:「五絕」、「七絕」。《紅樓夢》第七五回:「便也索紙筆來,立揮一絕與賈政。」

A03117
A03117-012
部首筆畫  - 18 - 20 
內容

〔關鍵文獻〕

《玉篇零卷.糸部.字》。


A03117
A03117-014
部首筆畫  - 12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入聲.薛韻》。


#「C00670」另兼正字。

注音 ㄐㄩㄝˊ #ㄒㄩㄝ
漢語拼音 jué #xuē
研訂者 季旭昇
內容

」為「絕」之異體。「絕」之篆文作「」,《說文解字.糸部》:「斷絲也。從糸從刀從:古文絕,象不連體,絕二絲。」今楷定通作「絕」(《集韻.入聲.薛韻》)。「」字見《集韻.入聲.薛韻》曰:「絕:斷也。或從刀、從手。」蓋疊加義符「刀」耳。據此,「」為「絕」之異體,可從。

#「C00670」另兼正字。

A03117
A03117-024
部首筆畫  - 12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廣韻.入聲.薛韻》。

《中華字海.力部》。


A03117
A03117-013
部首筆畫  - 14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部》。

《古文四聲韻.入聲.薛韻》。

《中華字海.部》。


A03117
A03117-006
部首筆畫  - 15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部》。

《中文大辭典.部》。


A03117
A03117-020
部首筆畫  - 12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古文四聲韻.入聲.薛韻》。


A03117
A03117-001
部首筆畫  - 12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說文.糸部》。


注音 ㄐㄩㄝˊ
漢語拼音 jué
研訂者 簡宗梧
內容

」為「絕」之異體。絕,《說文解字.糸部》:「,斷絲也,從糸從刀從卩,,古文絕,象不連體絕二絲。」段注本改為「從刀糸,聲。」按《說文》古文之形,見於〈中山王方壺〉及〈漢袁良碑〉,楷化作「」則見於《玉篇.部.字》、《集韻.入聲.薛韻》、《四聲篇海.糸部》及近世字辭典,自當收錄。

A03117
A03117-007
部首筆畫  - 12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么部》。

《字彙補.部》。

《漢語大字典.部》。


A03117
A03117-021
部首筆畫  - 13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古文四聲韻.入聲.薛韻》。


A03117
A03117-005
部首筆畫  - 13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說文.糸部》。


注音 ㄐㄩㄝˊ
漢語拼音 jué
研訂者 簡宗梧
內容

」為「絕」之異體。絕,《說文解字.糸部》:「,斷絲也,從糸從刀從卩,,古文絕,象不連體絕二絲。」依《說文》古文楷化,或作「」,或作「」。作「」者,如《類篇.糸部》、《四聲篇海.勹部》、《字彙.幺部》、《正字通.幺部》、《異體字手冊》等,今據以存錄。

A03117
A03117-019
部首筆畫  - 13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古文四聲韻.入聲.薛韻》。


A03117
A03117-022
部首筆畫  - 15 - 18 
內容

〔關鍵文獻〕

《古文四聲韻.入聲.薛韻》。


A03117
A03117-023
部首筆畫  - 16 - 19 
內容

〔關鍵文獻〕

《古文四聲韻.入聲.薛韻》。


A03117
A03117-025
部首筆畫  - 10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四聲篇海.手部》。

《中華字海.扌部》。


#「C04359」另兼正字。
=>C08145」之異體。

A03117
A03117-002
部首筆畫  - 12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手部》。


注音 ㄐㄩㄝˊ
漢語拼音 jué
研訂者 簡宗梧
內容

」為「絕」之異體。絕,《說文解字.糸部》:「,斷絲也,從糸從刀從卩。」再加手旁之「」,則見於《字彙.手部》及《正字通.手部》,以其同於「」,而「」為「絕」之俗字,是「」乃「絕」之或體。

A03117-008
部首筆畫  - 12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四聲篇海.手部》。


A03117
A03117-003
部首筆畫  - 12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手部》。


注音 ㄐㄩㄝˊ
漢語拼音 jué
研訂者 簡宗梧
內容

」為「絕」之異體。絕,《說文解字.糸部》:「,斷絲也,從糸從刀從卩。」或加手旁之「」,則見於《字彙.手部》及《正字通.手部》,以其同於「」也,而「」為「絕」之俗字,是「」乃「絕」之或體。

A03117
A03117-009
部首筆畫  - 12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原異體字表所收字形作:「」。


A03117
A03117-011
部首筆畫  - 05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二畫.絕字》引〈隋梁邕墓誌〉。


A03117
A03117-010
部首筆畫  - 05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二畫.絕字》引〈隋宮人蕭氏墓誌〉。

《敦煌俗字譜.糸部.絕字》引〈中30.265.上-4〉。

《佛教難字字典.糸部》。


A03117
A03117-017
部首筆畫  - 05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佛教難字字典.糸部》。


A03117-015
部首筆畫  - 05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佛教難字字典.糸部》。


#「」另兼正字。

A03117
A03117-018
部首筆畫  - 06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漢語大字典.糸部》。


A03117-004
部首筆畫  - 06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學三正.體製上.俗書點畫相等者》。


注音 ㄐㄩㄝˊ
漢語拼音 jué
研訂者 簡宗梧
內容

」為「絕」之異體。絕,《說文解字.糸部》:「,斷絲也,從糸從刀從卩。」按「絕」字從刀,而「色」字從「人」,故「絕」或訛為「」。如《漢簡文字類編.糸部》、《漢隸字源.入聲.薛韻》、《隸辨.入聲.薛韻》、《碑別字新編.十二畫.字》、《玉篇零卷.糸部.字》、《敦煌俗字譜.糸部.絕字》、《類篇.糸部》等,所見多有。《字學三正.體製上.俗書點畫相等者》亦云:「絕,俗作。」乃據以存錄。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漢隸字源
隸辨
卷五.入聲.十七薛.頁702.左
金石文字辨異
碑別字新編
玉篇零卷
敦煌俗字譜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入聲.十七薛.租悅切.頁708
入聲.十七薛.徂雪切.頁708-709
集韻考正
類篇
四聲篇海(明刊本)
字鑑
卷五.入聲.十七薛.頁98.左
六書正譌
入聲.九屑薛韻.頁176.右
宋元以來俗字譜
俗書刊誤
卷四.入聲.五屑.頁558.上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增廣字學舉隅
卷二.正譌.頁279
古今正俗字詁
頁217
彙音寶鑑
卷二.觀下入聲.頁217.左
異體字手冊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宋體母稿異體字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3 0:2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