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3113A03113A03113A03113A03113A03113A03113A03113A03113A03113A03113A03113A03113
A03113A03113A03113A03113A03113A03113A03113A03113A03113A03113A03113A03113A03113A03113
A03113A03113A03113A03113A03113A03113A03113A03113A03113A03113A03113A03113A03113A03113
字號A03113正字 - 05 - 11 
說文釋形,絿絲也。从糸,冬聲。,古文終。(職戎切)
注音ㄓㄨㄥ
漢語拼音zhōng
釋義

1.  將絲纏緊。《說文解字.系部》:「終,絿絲也。」《睡虎地秦墓竹簡.封診式.經死》:「旋終在頂。索上終權,再周結索。」

2.  結局、結束、完畢。如:「年終」、「有始有終」、「曲終人散」。《易經.繫辭下》:「易之為書也,原始要終,以為質也。」宋.高觀國〈憶秦娥.舟中書事〉詞:「曲終人去,愁寄湖山。」

3.  指人死亡。如:「送終」、「善終」。漢.劉熙《釋名.釋喪制》:「老死曰壽終。」宋.歐陽修〈瀧岡阡表〉:「太夫人以疾終於官舍,享年七十有二。」

4.  從開始至結束一整段時間。如:「終年」、「終日」、「終生」。《易經.乾卦》:「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新唐書.卷九七.列傳.魏徵》:「帝親問疾,屏左右,語終日乃還。」

5.  成就、完成。《左傳.昭公十三年》:「百事不終。」晉.杜預.注:「百事不成。」唐.張文成〈陳情表〉:「昔司馬遷請就腐刑,以終《史記》。」

6.  窮究、詳究。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中庸章句第一章》:「其下十章,蓋子思引夫子之言,以終此章之義。」

7.  到底、畢竟。如:「終究」、「終將結束」。《書經.旅獒》:「不矜細行,終累大德。」宋.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詩八首之三:「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8.  古稱歌樂、奏樂或伴奏樂一章為一終。《禮記.鄉飲酒禮》:「工入,升歌三終。」《呂氏春秋.季夏紀.音初》:「二女作歌,一終曰:『燕燕往飛。』」

9.  既。《詩經.邶風.終風》:「終風且暴,顧我則笑。」《詩經.小雅.伐木》:「神之聽之,終和且平。」

10.  姓。如漢代有終軍。

A03113
A03113-001
部首筆畫  - 05 - 06 
內容

〔關鍵文獻〕

四部備要本《集韻.平聲.東韻》。


注音 ㄓㄨㄥ
漢語拼音 zhōng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為「終」之異體。「終」之篆文作「」,《說文解字.糸部》:「絿絲也。從糸冬聲。,古文終。」「」,四部備要本《集韻.平聲.東韻》隸定作「」,《類篇.糸部》從之,而《字彙補.丶部》則作「」,《康熙字典.丶部》,《中文大辭典.廾部》從之,則此字乃「終」之古文之隸定者,故可收。

A03113
A03113-015
部首筆畫 丿 - 06 - 07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平聲.東韻》。

《中華字海.丿部》。


A03113
A03113-021
部首筆畫 丿 - 08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一畫.終字》引〈魏元恩墓誌〉。


A03113
A03113-040
部首筆畫  - 07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佛教難字字典.糸部》。


A03113
A03113-041-7
部首筆畫  - 07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古文四聲韻.平聲.東韻》。


A03113
A03113-027
部首筆畫  - 08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玉篇.糸部.終字》。

《四聲篇海.亞部》。

《字彙補.廾部》。


A03113
A03113-002
部首筆畫  - 02 - 04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部》。


注音 ㄓㄨㄥ
漢語拼音 zhōng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為「終」之異體。「終」之篆文作「」,《說文解字.糸部》:「絿絲也。從糸冬聲。,古文終。」「」,四部備要本《集韻.平聲.東韻》隸定作「」,《字彙補.丶部》作「」。「」字見《字彙補.冂部》:「,古『終』字,見《說文長箋》。」是此字當為古文終()隸變者也,形稍異而實同一字,故可收。

A03113
A03113-013
部首筆畫  - 03 - 05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平聲.東韻.終字》引〈唐碧落碑〉。


注音 ㄓㄨㄥ
漢語拼音 zhōng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為「終」之異體。「終」之篆文作「」,從糸冬聲,古文作「」(《說文解字.糸部》),金文或作「」(頌鼎)、「」(曾侯乙鐘)(俱見《金文編.卷十三》),若隸定之,即「」是也,《金石文字辨異.平聲.東韻》引〈唐碧落碑〉:「庶幾古。」云:「,古文終字。」其作「終」之異體,確然可信,故可收。

A03113
A03113-041-8
部首筆畫  - 09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古文四聲韻.平聲.東韻》。


A03113
A03113-041-5
部首筆畫  - 10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古文四聲韻.平聲.東韻》。


A03113-014
部首筆畫  - 00 - 03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平聲.東韻》。


#「」另兼正字。
=>」之異體。

注音 (一)ㄓㄨㄥ (二)ㄙㄨㄟ #ㄓˇ
漢語拼音 (一)zhōng (二)suī #zhǐ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

「夂」為「終」之異體。「終」之篆文作「」,從糸冬聲,古文作「」(《說文.糸部》)。「夂」字見《集韻.平聲.東韻》,以為「終」之「隸作」,《類篇.糸部》從之,然《字彙補.夂部》則曰:「夂,又古文『終』字,見《六書略》。」按:此字當是古文「」之隸變耳,《集韻》以為「隸作」,是就字體言;《字彙補》以為「古文」,是就根原言,其實一也。此字形與「小擊也」之「」(攴)形混,然字書有據,故可收。

#「」另兼正字。

()

=>」之異體。


#「」另兼正字。
A03113
A03113-003
部首筆畫  - 03 - 06 
內容

〔關鍵文獻〕

《四聲篇海.亞部》。


注音 ㄓㄨㄥ
漢語拼音 zhōng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為「終」之異體。「終」之篆文作「」,《說文解字.糸部》:「絿絲也。從糸冬聲。,古文終。」「」字始見《四聲篇海.亞部》:「古文『終』字。」《字彙補.宀部》從之。按:此字當是古文終「」隸變而從「宀」者也,形雖異而猶知其為同,故可收。

A03113
A03113-023
部首筆畫  - 05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一畫.終字》引〈魏寇憑墓誌〉。


A03113
A03113-004
部首筆畫  - 07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廾部》。


注音 ㄓㄨㄥ
漢語拼音 zhōng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為「終」之異體。「終」之篆文作「」,古文作「」(《說文.糸部》)。「」字始見《字彙補.廾部》:「《集韻》:『古終字。』」然今本《集韻.平聲.東韻》或作「」、「」,無有作如此者。按:此字當是古文終「」之隸變者也,即本作「」而誤為「」,其下又斷筆為「廾」,故此字形雖改易,然析其訛變之,猶可其原,故可收。

A03113
A03113-041-6
部首筆畫  - 05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古文四聲韻.平聲.東韻》。


A03113
A03113-033
部首筆畫  - 09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四聲篇海.部》。


A03113
A03113-028
部首筆畫  - 09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部》。


A03113
A03113-016
部首筆畫  - 06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平聲.東韻.終字》引〈東魏李洪演造像頌〉。


#「N00185」另兼正字。
=>」之異體。
=>」之異體。

A03113
A03113-030
部首筆畫  - 08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平聲.東韻》。


A03113
A03113-036
部首筆畫  - 09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日部》。


A03113
A03113-005
部首筆畫  - 09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康熙字典.日部》。


注音 ㄓㄨㄥ
漢語拼音 zhōng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為「終」之異體。「終」之篆文作「」,從糸冬聲。「」字見《康熙字典.日部》:「《集韻》:『終,古作「」。』」然今本《集韻.平聲.東韻》或作「」、「」,與此略異。按:終從糸冬聲,凡形聲字必以聲符為初文,此「終」、「冬」之甲文同作「」、「」(見《校正甲骨文編.卷十三.一》),金文同作「」、「」見(《金文編.卷十三》)者也。又冬之古文從日作「」(見《說文解字.部》),故「」字恐是由「冬」之篆文「」合其古文「」增形而隸變者也。字書既以為「古作」,故可收。

A03113
A03113-029
部首筆畫  - 10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四部備要本《集韻.平聲.東韻》。


A03113
A03113-006
部首筆畫  - 11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新修本《康熙字典.日部》。


注音 ㄓㄨㄥ
漢語拼音 zhōng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為「終」之異體。「終」之篆文作「」,從糸冬聲。「」字見新修本《康熙字典.日部》:「《集韻》:『終,古作「」。』」然今本《集韻.平聲.東韻》或作「」、「」、「」,與此略異。按:「終」從糸冬聲,凡形聲字必以聲符為初文,此「終」、「冬」之甲文同作「」、「」(見《校正甲骨文編.卷十三.一》,金文同作「」、「」(見《金文編.卷十三》)者也。又「冬」之古文從「日」作「」(《說文解字.部》),則「」字恐是由「冬」之篆文合古文增形隸變者也。字書既以為「古」,故可收。

A03113
A03113-012
部首筆畫  - 11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四部備要本《集韻.平聲.東韻》。


注音 ㄓㄨㄥ
漢語拼音 zhōng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為「終」之異體。「終」之篆文作「」,從糸冬聲。「」字見四部備要本《集韻.平聲.東韻》,以為「終」之古文。按:「終」從糸冬聲,凡形聲字必以聲符為初文,故甲文「冬」、「終」同作「」、「」(《校正甲骨文編.卷十三.一》),金文同作「」、「」(《金文編.卷十三》)。又「冬」之古文從日作「」,則此字恐是合「冬」之篆文「」與古文而形變者也。字書既以為古文,故可收。

A03113
A03113-007
部首筆畫  - 05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糸部.終字》引〈周趙智侃墓誌銘〉。


注音 ㄓㄨㄥ
漢語拼音 zhōng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為「終」之異體。「終」之篆文作「」,《說文解字.糸部》:「絿絲也。從糸冬聲。」「」字見《偏類碑別字.糸部》引〈周趙智侃墓誌銘〉,《龍龕手鑑.歹部》:「,音終,沒也。」《玉篇.歹部》:「,之戍切,歿也。今作『終』。」按:「終」為「絿絲」,無「沒(歿)也」義,當是「冬」之借。蓋「冬」者,「四時盡也」,引申之,有「沒(歿)也」義,故段氏於「終」下注曰:「俗分別『冬』為『四時盡』,『終』為『極也』、『窮也』、『竟也』,乃使『冬』失其引申之義,『終』失其本義矣!」說是也。

又「終」字,書家或作「」、「」、「」、「」(見《草書大字典.糸部》),其旁與「歹」形近,故恐是傳抄形近而誤作「」也。此字雖是假借且形誤,然字書已錄,故可收。

A03113
A03113-017
部首筆畫  - 05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平聲.東韻.終字》引〈唐尹府君朱夫人墓誌銘〉。


A03113
A03113-041-9
部首筆畫  - 04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中華字海.生部》。

《明.謝肇淛.五雜俎.事部一》。


#「C07720」另兼正字。

注音 ㄓㄨㄥ #ㄓㄨㄥ
漢語拼音 zhōng #zhōng
研訂者
內容

」為「終」之異體,見於《明.謝肇淛.五雜組.事部一》,云為宋人所製字;亦見於清.徐珂《清稗類鈔.經術類.俗字之訓詁》及《字彙補.生部》、《康熙字典.生部》,後二書皆云:「音終,人亡絕。」考「終」字,《說文》解為「絿絲」,段玉裁疑誤。《玉篇.糸部》:云:「終,極也,窮也,死也。」為其常用義。其中「死」義,見於《周禮.天官.疾醫》:「凡民之有疾病者分而治之,死終則各書其所以而入于醫師。」《國語.周語.上》:「夫古者不料民而知其少多,司民協孤終。」《文選.楊惲.報孫會宗書》:「夫人情所不能止者,聖人弗禁,故君父至尊親送其終也,有時而既。」死為生命之結束,即由生轉為不生。誠如王羲之〈蘭亭集序〉所慨嘆者:「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文中「終期於盡」即為生命之終點,可謂從此不生矣。既有此義,遂造「」之新會意字。然「」雖為「終」之異體字,當應只反映「終」之部分意義而已,此又是新造會意字之特色。


#「C07720」另兼正字。
A03113
A03113-041-4
部首筆畫  - 05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古文四聲韻.平聲.東韻》。


A03113
A03113-008
部首筆畫  - 05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玉篇零卷.糸部.終字》。


注音 ㄓㄨㄥ
漢語拼音 zhōng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為「終」之異體。「終」之篆文作「」,從糸冬聲。「」字始見《玉篇零卷.糸部》:「亦古文『終』字也。」《字彙.白部》:「,古『終』字,亢倉子所製。」按:「終」從糸冬聲,凡形聲字必以聲符為初文,故「終」、「冬」之甲文同作「」、「」(《校正甲骨文編.卷十三.一》),金文同作「」、「」(《金文編.卷十三》)。又「冬」之古文從日作「」(《說文.部》),則「」字恐是合「冬」之篆文「」及古文「」增形隸變者也。字書既以為「古文」,故可收。

A03113
A03113-019
部首筆畫  - 06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糸部.終字》引〈魏比丘道記〉。


A03113
A03113-032
部首筆畫  - 06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四聲篇海.白部》。


A03113
A03113-009
部首筆畫  - 07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平聲.東韻》。


注音 ㄓㄨㄥ
漢語拼音 zhōng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為「終」之異體。「終」之篆文作「」,從糸冬聲。「」字見《集韻.平聲.東韻》,以為「終」之古文,《類篇.糸部》從之。按:「終」從糸冬聲,凡形聲字必以聲符為初文,故「終」、「冬」之甲文同作「」、「」(《校正甲骨文編.卷十三.一》),金文同作「」、「」(《金文編.卷十三》)。又「冬」之古文從日作「」(《說文解字.部》),則此字恐是由「冬」之篆文「」合古文「」增形而隸變者也。字書既以為「古文」,故可收。

A03113
A03113-020
部首筆畫  - 04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糸部.終字》引〈隋內承奉劉則墓誌〉。


A03113
A03113-038-1
部首筆畫  - 05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大陸《簡化字總表.第三表》。


A03113
A03113-022
部首筆畫  - 05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一畫.終字》引〈魏公孫猗墓誌〉。


A03113
A03113-018
部首筆畫  - 06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糸部.終字》引〈晉爨寶子碑〉。


A03113
A03113-041-3
部首筆畫  - 09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重訂直音篇.卷七.糸部》。


A03113
A03113-041-2
部首筆畫  - 09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重訂直音篇.卷七.糸部》。


A03113
A03113-010
部首筆畫  - 11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糸部》。


注音 ㄓㄨㄥ
漢語拼音 zhōng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為「終」之異體。「終」之篆文作「」,《說文解字.糸部》:「絿絲也。從糸冬聲。」「」字見《字彙補.糸部》:「〈漢孔宙碑〉『終』字。」然《隸辨.平聲.東韻》引〈孔宙碑〉字作「」,與此稍異,恐是《字彙補》筆誤也。按:此字當是「終」之篆文「」之隸變者也,形雖異而猶可其原,故可收。

A03113
A03113-041
部首筆畫  - 11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佛教難字字典.糸部》。


A03113
A03113-011
部首筆畫  - 06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自部》。


注音 ㄓㄨㄥ
漢語拼音 zhōng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為「終」之異體。「終」之篆文作「」,從糸冬聲。「」字見《龍龕手鑑.自部》:「古文『終』字。」《字彙補.自部》:「,與『終』同。」按:「終」從糸冬聲,凡形聲字必以聲符為初文,故「終」、「冬」之甲文同作「」、「」(《校正甲骨文編.卷十三.一》),金文同作「」、「」(《金文編.卷十三》)。又「冬」之古文從日作「」(《說文解字.部》),則此字恐是由「冬」之篆文「」合古文「」增形而隸變者也。字書既以為「古文」,故可收。

A03113
A03113-026
部首筆畫  - 07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自部》。

《字學三正.體製上.古文異體》。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校正甲骨文編
甲骨文字集釋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漢隸字源
平聲.一東.頁8.右
隸辨
卷一.平聲.一東.頁4.左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玉篇零卷
敦煌俗字譜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平聲.一東.之戎切.頁12
四部備要本.平聲.頁6
類篇
四聲篇海(明刊本)
六書正譌
平聲.一東韻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康熙字典
經典文字辨證書
卷五.糸部.頁4.右
古今正俗字詁
卷下.頁218
彙音寶鑑
卷三.恭上平聲.頁268.右
異體字手冊
簡化字總表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卷一.平聲.一東.頁23.右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4 15: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