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3107A03107A03107A03107A03107A03107
字號A03107正字 - 05 - 11 
說文釋形大徐本:,亂系也。从糸,弗聲。(分勿切)
段注本:,亂枲也。从糸,弗聲。(分勿切)
注音ㄈㄨˊ
漢語拼音
釋義

1.  亂麻。《說文解字.糸部》:「紼,亂枲也。」清.段玉裁.注:「亂枲者,亂麻也。可以裝衣,可以然火,可以緝之為索。」

2.  大繩。同「綍」。《詩經.小雅.采菽》:「汎汎楊舟,紼纚維之。」宋.曾慥《類說.卷一六.倦游雜錄.藏擫詩》:「舞紼拋珠復吐丸,遮藏巧便百千般。」

3.  葬時牽引靈柩入墓穴之繩索。同「綍」。《禮記.曲禮上》:「適墓不登壟,助喪必執紼。」《呂氏春秋.孟冬紀.節喪》:「引紼者,左右萬人以行之。」

4.  繫官印之絲帶。《漢書.卷七四.魏相丙吉傳.丙吉》:「上將使人加紼而封之。」宋.蘇舜欽〈浩然堂記〉:「覽景四顧,慨然有棄紼冕相從之意。」

A03107
A03107-004
部首筆畫  - 05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漢語大字典.糸部》。


A03107
A03107-001
部首筆畫  - 05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入聲.勿韻》。


注音 ㄈㄨˊ
漢語拼音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為「紼」之異體。「紼」之篆文作「」,段注本《說文.糸部》:「亂枲也。從糸弗聲。」(大徐本「枲」作「系」)

」字見《集韻.入聲.勿韻》,為「紼」之或體,《康熙字典.糸部》並同。按:夫漢字形構,若偏旁移置而音義無改,仍為一字,此猶「翊」之作「翌」、「訾」之作「訿」、「惌」之作「惋」者是,而「紼」之作「」,亦其屬也,其為異體有徵,故可收。

A03107-002
部首筆畫  - 07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玉篇.糸部.紼字》。


#「」另兼正字。

注音 ㄈㄨˊ #ㄈㄨˊ
漢語拼音 fú #fú
研訂者 季旭昇
內容

「綍」為「紼」之異體。「紼」之篆文作「」,段注本《說文解字.糸部》:「亂枲也。從糸弗聲。」今楷定通作「紼」(《玉篇.糸部》)。「綍」字見《玉篇.糸部.紼字》曰:「紼:甫勿切。引棺索也。車索也。麻也。綍:同上。」蓋替換聲符「弗」為「孛」耳。據此,「綍」為「紼」之異體,可從。


#「」另兼正字。
A03107
A03107-003
部首筆畫  - 07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六書正.入聲.勿迄韻》。


A03107
A03107-005
部首筆畫  - 08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重訂直音篇.卷七.糸部》。


A03107
A03107-006
部首筆畫  - 09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玉篇.糸部.紼字》。


注音 ㄈㄨˊ
漢語拼音
研訂者 季旭昇
內容

」為「紼」之異體。「紼」之篆文作「」,段注本《說文.糸部》:「亂枲也。從糸弗聲。」今楷定通作「紼」(《玉篇.糸部》)。「」字見《玉篇.糸部.紼字》曰:「紼:甫勿切。引棺索也。車索也。麻也。綍:同上。」蓋疊加義符「艸」耳。據此,「」為「紼」之異體,可從。

A03107
A03107-007
部首筆畫  - 05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韋部》。

《漢語大字典.韋部》。


#「C15951」另兼正字。
=>」之異體。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漢隸字源
隸辨
卷五.入聲.八物.頁680.左
玉篇零卷
五經文字
糸部.頁61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去聲.八未.芳未切.頁486
入聲.八勿.分物切.頁674
顧氏補刊本.卷九.頁1397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六書正譌
入聲.五勿迄韻.頁168.右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經典文字辨證書
卷五.糸部.頁3.左
彙音寶鑑
卷一.君上入聲.頁15.左
異體字手冊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中華字海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4 6:2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