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B03320B03320B03320B03320B03320B03320B03320B03320B03320B03320B03320B03320
B03320B03320B03320
字號B03320正字 - 11 - 17 
說文釋形「糝」《說文》作「糂」。
大徐本:,以米和羹也。一曰粒也。从米,甚聲。,籀文糂,从朁。,古文糂,从參。(桑感切)
段注本:,以米和羹也。从米,甚聲。一曰粒也。,籀文糂,从朁。,古文糂,从參。(桑感切)
注音ㄙㄢˇ
漢語拼音sǎn
釋義

1.  以米和羹或和以其他食物製成之食品。《說文解字.米部》:「糂,以米和羮也。……糝,古文糂,从參。」宋.陸游〈晨起偶題〉詩:「風爐歙缽生涯在,且試新寒芋糝羹。」

2.  飯粒。《說文解字.米部》「糂」字清.段玉裁.注:「今南人俗語曰米糝飯,糝謂孰者也。」晉.江統〈徙戎論〉:「若有窮乏糝粒不繼者,故當傾關中之穀,以全其生生之計。」《董西廂》卷二:「裹一頂紅巾,珍珠如糝飯。」

3.  撒落、散開。唐.李白〈春感〉詩:「榆莢錢生樹,楊花玉糝街。」

B03320
B03320-017
部首筆畫  - 06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四聲篇海.米部》。

《康熙字典.米部》。


#「C10040」另兼正字。

B03320
B03320-001
部首筆畫  - 07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段注本《說文.米部》。


注音 ㄙㄢˇ
漢語拼音 sǎn
研訂者 黃沛榮
內容

」為「糝」之異體。糝,段注本《說文解字.米部》作「」,云:「,以米和羹也。從米,甚聲。一曰粒也。,籀文,從朁。糝,古文,從參。」段注云:「按《廣韻》、《集韻》、《類篇》、《干祿字書》皆有『』字,云:密漬瓜食也。桑感切。蓋糝有零星之義,故今之小菜,古謂之糝,別製其字作『』。」據此,則「」為「糝」之異體。

B03320
B03320-009
部首筆畫  - 07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米部》。

《字彙補.米部》。


=>C10054」之異體。

注音 (一)ㄙㄢˇ (二)ㄙㄢˇ
漢語拼音 (一)sǎn (二)sǎn
研訂者 黃沛榮
內容

()

」為「糝」之異體。糝,段注本《說文解字.米部》作「」,云:「,以米和羹也。從米,甚聲。一曰粒也。,籀文,從朁。糝,古文,從參。」「」形見於《龍龕手鑑.米部》,謂為「」之俗字;又見於《字彙補.米部》,云:「思感切。音。羹。」則其音義與「」俱合,應予收錄。

()

=>C10054」之異體。

B03320
B03320-002
部首筆畫  - 08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米部》。

《正字通.米部》。


=>」之異體。

注音 (二)ㄙㄢˇ (一)ㄔㄠˇ
漢語拼音 (二)sǎn (一)chǎo
研訂者 黃沛榮
內容

()

」為「糝」之異體。糝,段注本《說文解字.米部》作「」,云:「,以米和羹也。從米,甚聲。一曰粒也。,籀文,從朁。糝,古文,從參。」「」字則改從「炎」聲,見於《龍龕手鑑.米部》,謂為「糝」之俗字,《正字通.米部》則云:「,俗糝字。」故應收錄。

()

=>」之異體。

B03320
B03320-012
部首筆畫  - 08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漢語大字典.米部》。

凡同此偏旁,文獻多見類似變化,可視為異體演變之例。


B03320
B03320-010
部首筆畫  - 09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米部》。


#「C10071」另兼正字。

注音 ㄙㄢˇ #ㄙㄢˇ
漢語拼音 sǎn #sǎn
研訂者 黃沛榮
內容

」為「糝」之異體。糝,段注本《說文解字.米部》作「」,云:「,以米和羹也。從米,甚聲。一曰粒也。,籀文,從朁。糝,古文,從參。」此字後世或從「炎」聲作「」,「」又更為「」之訛變,二形並見《龍龕手鑑.米部》,云:「,三俗。」故應予收錄。

#「」另兼正字。


#「C10071」另兼正字。
B03320-003
部首筆畫  - 09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玉篇.米部.字》。

《廣韻.上聲.感韻》。


注音 ㄙㄢˇ
漢語拼音 sǎn
研訂者 黃沛榮
內容

」為「糝」之異體。糝,段注本《說文解字.米部》作「」,云:「,以米和羹也。從米。甚聲。一曰粒也。,籀文,從朁。糝,古文,從參。」則許慎以「」為正體。今既以「糝」為標準字,「」形遂為異體。此形除《說文》外,又見於《玉篇.米部》、《廣韻.上聲.感韻》等,自應收錄。

B03320
B03320-016
部首筆畫  - 10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米部》。


B03320
B03320-011
部首筆畫  - 11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干祿字書.上聲》。

凡同此偏旁,文獻多見類似變化,可視為異體演變之例。


B03320-004
部首筆畫  - 12 - 18 
內容

〔關鍵文獻〕

《宋體母稿異體字.米部》。


注音 ㄙㄢˇ
漢語拼音 sǎn
研訂者 黃沛榮
內容

」為「糝」之異體。糝,段注本《說文解字.米部》作「」,云:「,以米和羹也。從米,甚聲。一曰粒也。,籀文,從朁。糝,古文,從參。」可知「」由籀文演化而成,從火朁聲,字本作「」,見於《廣韻.上聲.感韻》、《類篇.米部》等,今既以「糝」為正字,「」字《宋體母稿異體字.米部》又作「」,故應將「」收為「糝」之異體。

B03320
B03320-005
部首筆畫  - 12 - 18 
內容

〔關鍵文獻〕

《廣韻.上聲.感韻》。

《類篇.米部》。


注音 ㄙㄢˇ
漢語拼音 sǎn
研訂者 黃沛榮
內容

」為「糝」之異體。糝,段注本《說文解字.米部》作「」,云:「,以米和羹也。從米,甚聲。一曰粒也。,籀文,從朁。糝,古文,從參。」可知「」由籀文演化而成,從火朁聲,字本作「」,見於《廣韻.上聲.感韻》、《類篇.米部》等,故應收錄。

B03320
B03320-013
部首筆畫  - 12 - 18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米部》。

《中華字海.米部》。

凡同此偏旁,文獻多見類似變化,可視為異體演變之例。


B03320
B03320-006
部首筆畫  - 13 - 19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米部》。


注音 ㄙㄢˇ
漢語拼音 sǎn
研訂者 黃沛榮
內容

」為「糝」之異體。糝,段注本《說文解字.米部》作「」,云:「,以米和羹也。從米,甚聲。一曰粒也。,籀文,從朁。糝,古文,從參。」「」形由古文「」演化而成,本從火參聲,訛變作「」,俗書中從「參」從「喿」常有互訛,此其一例也。「」形見於《字彙補.米部》,云:「,同糝。」應予收錄。

B03320
B03320-015
部首筆畫  - 10 - 18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食部》。


=>C16475」之異體。

B03320
B03320-014
部首筆畫  - 11 - 19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食部》。


B03320
B03320-007
部首筆畫  - 11 - 19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食部》。

《類篇.食部》。


注音 ㄙㄢˇ
漢語拼音 sǎn
研訂者 黃沛榮
內容

」為「糝」之異體。糝,段注本《說文解字.米部》作「」,云:「,以米和羹也。從米,甚聲。一曰粒也。,籀文,從朁。糝,古文,從參。」「」形由「糝」改換義符,見於《龍龕手鑑.食部》,謂為「」之俗字,又見於《類篇.食部》,云:「糝或作。」故應收錄。

B03320
B03320-008
部首筆畫  - 12 - 20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食部》。

《康熙字典.備考.食部》。


注音 ㄙㄢˇ
漢語拼音 sǎn
研訂者 黃沛榮
內容

」為「糝」之異體。糝,段注本《說文解字.米部》作「」,云:「,以米和羹也。從米,甚聲。一曰粒也。,籀文,從朁。糝,古文,從參。」「」形由「糝」改換義符,見於《龍龕手鑑.食部》,「」又為「」之訛變,見於《字彙補.食部》,云:「《篇韻》:與同。」又《康熙字典.食部》:「《篇海類編》:與同。」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玉篇零卷
干祿字書
上聲.頁10.左
五經文字
米部.頁10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上聲.四十八感.桑感切.頁446
上聲.四十八感.桑感切.頁446
附錄.頁808
集韻考正
類篇
四聲篇海(明刊本)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彙音寶鑑
卷四.甘上上聲.頁361.左
卷四.甘上上聲.頁361.左
異體字手冊
角川漢和辭典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宋體母稿異體字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5 10:2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