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糧食。《說文解字.米部》:「糈,糧也。」《史記.卷一二九.貨殖列傳》:「醫方諸食技術之人,焦神極能,為重糈也。」
2. 俸祿。清.嚴復〈甲辰出都呈同里諸公〉詩:「自慚厚糈豢非才,手版抽將歸去來。」
3. 祭祀求神的精米。《玉篇.米部》:「糈,祠神米。」《楚辭.屈原.離騷》:「巫咸將夕降兮,懷椒糈而要之。」《史記.卷一二七.褚少孫補日者列傳》:「夫卜而有不審,不見奪糈。」唐.司馬貞.索隱:「糈者,卜求神之米也。」
〔關鍵文獻〕
《字彙.示部》。
段注本《說文.示部》。
《玉篇.示部.字》。
《集韻.上聲.語韻》。
「」為「糈」之異體。《說文.米部》篆作「」,云:「糧也。從米胥聲。私呂切」。又《說文解字.示部》篆作「」,云:「祭具也。從示胥聲。私呂切」。故《說文》有「糈」、「」二字。
今據段注本《說文解字.示部》,段注云:「《山海經》、《離騷經》皆作糈。王逸曰:『糈,精米所以享神。』郭璞曰:『糈,祭神之米名』。疑許君所據二書作。」見於字書《漢語大字典.示部》,亦引《徐鍇繫傳》之按云:「《楚辭》曰:『懷桂而要之』。,祭神之精米也,故或從米;祭神,故從示」。《中華字海.示部》收「」同「糈」。此於形符變異分化之字,雖《說文》兩收,然字書亦證同出一源之實。故以楷體「糈」為正字,收「」為其異體。
《龍龕手鑑.米部》。
《中華字海.米部》。
◎「」,今標準字體作「」。
《康熙字典.米部》。
《中文大辭典.米部》。
《字彙補.米部》。
《漢語大字典.米部》。
《清史稿.卷二十.文宗本紀》。
《漢語大字典.食部》。
《康熙字典.鬯部》。
《中文大辭典.鬯部》。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