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竹蓆。《說文解字.竹部》:「筵,竹席也。」《禮記.投壺》:「退反位,揖賓就筵。」
2. 酒席、宴席。唐.王勃〈滕王閣序〉:「嗚呼!勝地不常,盛筵難再。」《紅樓夢》第七二回:「俗語說:『千里搭長棚,沒有個不散的筵席。』再過三二年,咱們都是要離這裡的。」
〔關鍵文獻〕
《宋元以來俗字譜.竹部》引〈古今雜劇〉。
《中華字海.竹部》。
「」字下形從「」亦為碑變之形,「」、「」當同為「筵」之碑別字。
「」為「筵」之異體。
「」之字形,見於《四聲篇海.辵部》收「」,云:「羊玄切」。今《中華字海.辶部》引《篇海》以「」同「筵」。
今據《偏類碑別字.竹部》與《碑別字新編.十四畫》筵,皆引〈隋燕夫人姜氏墓誌〉形作「」。以此類推,「」字下形從「」亦為碑變之形,而漢碑從竹之字與艸無別,則「」、「」當同為「筵」之碑別字,故「」為「筵」之異體。
《佛教難字字典.竹部》。
《碑別字新編.十四畫.筵字》引〈魏元墓誌〉。
《金石文字辨異.平聲.先韻.筵字》引〈漢石經儀禮殘碑〉。
◎「」,今標準字體作「莚」。
「」為「筵」之異體。「筵」之篆文作「」,段注本《說文解字.竹部》:「竹席也。從竹延聲。《周禮》曰:『度堂以筵。』筵一丈。」今楷定通作「筵」(《玉篇.竹部》)。「」字見《金石文字辨異.平聲.先韻.筵字》引〈漢石經儀禮殘碑〉。蓋隸書從「竹」字往往作「草」頭耳。據此,「」為「筵」之異體,可從。
《偏類碑別字.竹部.筵字》引〈魏王誦妻元氏墓誌〉。
《偏類碑別字.竹.筵字》引〈唐思真墓誌〉
「」為「筵」之異體。筵,《說文解字.竹部》:「,竹席也。從竹、延聲。《周禮》曰:度堂以筵。筵一丈。」《偏類碑別字.竹部》引〈唐甯思真墓誌〉「筵」作「」,《碑別字新編.十四畫》、《中華字海.辶部》、《廣碑別字.十三畫》亦皆引之。按:依《異體字例》,凡「延」形多作「」,凡「」形多作「艹」,故「」為「筵」之碑別字,為「筵」之異體字。
《偏類碑別字.竹部.筵字》引〈唐內寺伯成忠墓誌〉。
《偏類碑別字.竹部.筵字》引〈隋燕夫人姜氏墓誌〉。
《金石文字辨異.平聲.先韻.筵字》引〈唐碧落碑〉。
《漢隸字源.平聲.仙韻.筵字》引〈郎中馬江碑〉。
《漢隸字源.平聲.仙韻.筵字》引〈史晨祠孔廟奏銘〉。
「」,形見《四聲篇海.辵部》:「,羊玄切。,同上。」、《中華字海.辶部》:「,同『筵』。字見《篇海》。」待考。
「」為「筵」之異體,見《四聲篇海.辵部》:「,羊玄切。,同上。」「」已見收為「筵」之異體字,本典「」下,周小萍先生研訂曰:「今據《偏類碑別字.竹部》與《碑別字新編.十四畫》筵,皆引〈隋燕夫人姜氏墓 誌〉形作『』。以此類推,『』字下形從『』亦為碑 變之形,而漢碑從竹之字與艸無別,則『』、『』當同為『筵』 之碑別字。」然則,《四聲篇海》既已云「」同「」,將之收為「筵」之異體無疑也。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