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2994A02994A02994
字號A02994正字 - 05 - 11 
說文釋形,信也。漢制以竹長六寸,分而相合。从竹,付聲。(防無切)
注音ㄈㄨˊ
漢語拼音
釋義

1. 古代以為憑信之器,刻字於竹、木、金、玉、銅之上,剖為兩半,各執其一,相合以為徵信。如:「虎符」。《說文解字.竹部》:「符,信也。漢制以竹,長六寸,分而相合。」《史記.卷八.高祖本紀》:「乃論功,與諸列侯剖符行封。」

2. 契約、憑證。如:「符契」。北齊.顏之推《冤魂志.徐鐵臼》:「我母訴怨於天,今得天曹符,來取鐵杵。」

3. 驗證、相合、吻合。如:「符合」、「名實相符」。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明詩》:「三百之蔽,義歸無邪,持之為訓,有符焉爾。」

4. 祥瑞之徵兆。《史記.卷一二.孝武本紀》:「賜諸侯白金,以風符應合於天地。」《後漢書.卷四.孝殤帝紀》:「抑沒祥符,登顯時德。」

5. 標記、記號。如:「音符」、「符號」。

6. 道士用以避邪、驅使鬼神之神祕文字。《抱朴子.內篇.登涉》:「帶昇山符,出門作週身三五法。」《魏書卷六顯祖紀》:「辛亥,帝幸道壇,親受符籙;曲赦京師。」紅樓夢》第六四回:「芳官竟是狐狸精變的。就是會拘神遣將的符咒也沒有這樣快。」

7. 姓。如唐代有符令奇。

A02994
A02994-002
部首筆畫  - 05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漢簡文字類編.竹部》。

《漢隸字源.平聲.虞韻.符字》引〈廣漢屬國都尉丁魴碑〉。

《敦煌俗字譜.竹部.符字》引〈中103.1032.上6 〉。


A02994
A02994-005
部首筆畫  - 05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竹部.符字》引〈魏清信女高思鄉造象〉。


=>」之異體。

A02994-001
部首筆畫  - 05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經典文字辨證書.竹部》。


#「」另兼正字。

注音 ㄈㄨˊ #ㄈㄨˊ
漢語拼音 fú #fú
研訂者 季旭昇
內容

「苻」為「符」之異體。

《說文解字.竹部》:「:信也。漢制以竹長六寸,分而相合,從竹付聲。」其異體或作「苻」,《漢簡文字類編.竹部》作「」,蓋漢簡「竹」部與「艸」部往往互作。《經典文字辨證書.竹部》:「符正苻別。」蓋承隸書而來。據此,「苻」為「符」之異體,可從。


#「」另兼正字。
A02994
A02994-003
部首筆畫  - 05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平聲.虞韻.符字》引〈北海相景君碑〉。


=>」之異體。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漢隸字源
平聲.十虞.頁61.左
平聲.十虞.頁62.右
隸辨
卷一.平聲.十虞.頁85.右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敦煌俗字譜
干祿字書
平聲.頁4.右
五經文字
竹部.頁31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平聲.十虞.馮無切.頁78
集韻考正
類篇
四聲篇海(明刊本)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經典文字辨證書
卷二.竹部.頁8.右
增廣字學舉隅
卷一.偏旁相似.頁141
彙音寶鑑
卷六.亀下平聲.頁479.左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9 6:5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