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以鞭、棍或竹板擊之。如:「鞭笞」。《說文解字.竹部》:「笞,擊也。」《墨子.魯問》:「譬有人於此,其子強梁不材,故其父笞之。」《史記.卷一一八.淮南衡山列傳.衡山王》:「王疑太子使人傷之,笞太子。」
2. 古代一種以鞭或竹板鞭打之刑罰。《說文解字.竹部》「笞」字清.段玉裁.注:「後世笞、杖、徒、流、大辟五刑,制於隨唐,至於今日,笞有名無實。」《新唐書.卷五六.刑法志》:「其用刑有五:一曰笞。笞之為言恥也;凡過之小者,捶撻以恥之。」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手部》。
「抬」為「笞」之異體。音ㄔ。《龍龕手鑑.手部》:「抬、俗,丑之反。正作笞。」《集韻.平聲.之韻》:「笞抬,《說文》擊也。或從手。」按:「笞」字從竹台聲,「抬」字從手台聲,二字皆從台聲,古音可同。
#「抬」另兼正字。
「」為「笞」之異體。音ㄔ。《說文解字.竹部》:「,擊也。從竹台聲。丑之切。」今音ㄔ。《龍龕手鑑.手部》:「,俗,丑之反。正作笞。」《字彙.手部》:「,同笞。」《正字通.手部》:「,同笞。」《康熙字典.手部》:「,俗笞字。」按:「笞」訓「擊」,則「」為加意符「手」之後起字。「笞」之加「手」成「」,如「云」之加雨」成「雲」。
《龍龕手鑑.木部》。
「」為「笞」之異體。音ㄔ。《龍龕手鑑.木部》:「,俗,丑之反,擊也。正作笞。」《四聲篇海.木部》:「,丑之切,擊也,正作笞。」《字彙.木部》:「,與笞同。」《正字通.木部》:「,俗笞字。」按:「笞」義為「擊」,擊或以木,故「笞」加「木」成「」,為加意符之後起字。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