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恭敬、肅敬。漢書.卷二十二.禮樂志:「聽者無不虛己竦神,說而承流。」顏師古.注:「竦,敬也。說,讀曰悅。」 ❷拉長脖子,舉起腳跟而立。漢書.卷三十三.韓王信傳:「士卒皆山東人,竦而望歸。」 ❸直立、矗立。南朝宋.謝靈運.發歸瀨三瀑布望兩溪詩:「積石竦兩溪,飛泉倒三山。」 ❹持、握。楚辭.屈原.九歌.少司命:「竦長劍兮擁幼艾,蓀獨宜兮為民正。」 ❺驚懼。通「愯」。詩經.商頌.長發:「不戁不竦,百祿是總。」韓非子.主道:「明君無為於上,群臣竦懼乎下。」 ❻振奮、震動。漢書.卷二十五.郊祀志下:「夫周秦之末,三五之隆,已嘗專意散財,厚爵祿,竦精神,舉天下以求之矣。」文選.張協.七命:「舉戈林竦,揮鋒電滅。」
恭敬的樣子。如:「竦然起敬」。明.高啟.南宮生傳:「其人竦聽,居樽下拜。」
〔關鍵文獻〕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沮水注》。
《漢語大字典.山部》。
《集韻.上聲.腫韻》。
《康熙字典.補遺.彳部》。
《中華字海.扌部》。
《康熙字典.手部》。
《漢語大字典.手部》。
《集韻考正.卷五.上聲.腫韻》。
「」為「竦」之異體。音ㄙㄨㄥˇ。
《說文解字.立部》:「,敬也。從立從束。束曰申束也。」徐鉉息拱切。今音ㄙㄨㄥˇ。
《集韻考正.上聲.腫韻》:「竦,注古作。按:《類篇》古體作。」《康熙字典.手部》:「,《集韻》:『竦,古作。』」
按:段玉裁注《說文解字.立部》「竦」下云:「『』下曰:『竦手。』謂手容之恭上其手也。」可知「竦」為「竦手」之敬,「」字改「立」為「手」,謂「竦手」。「竦」字從束,「」字改從重束,古字多此例,如「則」字從貝,古文從重貝作「」然。
《佛教難字字典.立部》。
《碑別字新編.十二畫.竦字》引〈唐樂達墓誌〉。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