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2918A02918A02918A02918A02918A02918A02918A02918A02918A02918A02918A02918A02918A02918
A02918A02918A02918A02918A02918A02918A02918A02918A02918A02918A02918A02918A02918
A02918A02918A02918A02918A02918A02918A02918A02918A02918A02918A02918A02918
字號A02918正字 - 04 - 09 
說文釋形大徐本:,禾穀孰也。从禾,龜省聲。,籀文不省。(七由切)
段注本:,禾穀孰也。从禾,省聲。,籀文不省。(七由切)
注音ㄑ一ㄡ
漢語拼音ㄑ一ōu
釋義

1.  穀物成熟。《說文解字.禾部》:「秋,禾穀孰也。」書經盤庚》:「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若農服田力穡,乃亦有秋。」漢蔡邕月令章句曰:百穀各以其初生為春,熟為秋。故麥以孟夏為秋清史稿卷一二○食貨志一》:「其后土、客生息蕃庶,歲屢有秋,關內漢回挾眷承墾,絡繹相屬。」

2.  一年四季中之第三季。農曆為七、八、九月,陽曆為九、十、十一月。如:「秋天」、「秋季」、「中秋」、「深秋」。南朝梁.江淹別賦:「珠與玉兮豔暮,羅與綺兮嬌上春。」五燈會元卷二○天童鹹傑襌師:「動絃別曲,葉落知秋。舉一明三,目機銖兩。」

3.  年。古代年之長短以二次秋收為準,故以秋代表年。詩經王風采葛:「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唐.劉禹錫〈蜀先主廟〉詩:「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

4.  時候、時期。如:「多事之秋」。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蔣防霍小玉傳〉:「妾年始十八,君才二十有二,迨君壯室之,猶有八歲。」

5.  五色以白為秋。亦用以比喻衰老。《爾雅.釋天》:「秋為白藏。」晉.郭璞.注:「氣白而收藏。」李白〈古風〉詩五九首之一一:「春容捨我去,髮已衰改。」宋.陸游〈南鄉子.早歲入皇州〉詞:「三十年來真一夢,堪愁。客路蕭蕭兩鬢秋。」

6.  五方以西秋。《文選.張衡.東京賦》:「飛雲龍於春路,屯神虎於秋方。」唐.李善.注:「秋方,西方也。」南朝宋謝莊〈懷園引〉:「迴首瞻東路,延翮向秋方。」

7.  五音以商為秋。《文選謝莊.月賦》:「聆皐禽之夕聞,聽朔管之秋引。」唐李善注:「秋引,商聲也。」

8.  五行以金為秋。漢.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對》:「水為冬,金為秋。」

9.  姓。如清代有秋瑾。


=>」之異體。
A02918
A02918-048
部首筆畫  - 11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古文四聲韻.平聲.尤韻》。


A02918
A02918-044
部首筆畫  - 19 - 22 
內容

〔關鍵文獻〕

《古文四聲韻.平聲.尤韻》。


A02918
A02918-039
部首筆畫  - 05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九畫.秋字》引〈魏周哲墓誌〉。


A02918
A02918-008
部首筆畫  - 05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巳集拾遺》。

《異體字手冊.九畫》。

《中文大辭典.火部》。


A02918
A02918-026
部首筆畫  - 17 - 21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學三正.體製上.古文異體》。


A02918
A02918-015
部首筆畫  - 03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九畫.秋字》引〈魏兗州刺史元弼墓誌〉。


A02918
A02918-014
部首筆畫  - 03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九畫.秋字》引〈魏兗州刺史元弼墓誌〉。

《中華字海.禾部》。


A02918
A02918-016
部首筆畫  - 04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九畫.秋字》引〈齊李清為李希宗造象〉。

《中華字海.禾部》。


A02918
A02918-012
部首筆畫  - 04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平聲.尤韻.秋字》引〈綏民校尉熊君碑〉。


A02918
A02918-001
部首筆畫  - 04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正字通.禾部》。


注音 ㄑㄧㄡ
漢語拼音 qiū
研訂者 竺家寧
內容

」為「秋」之異體。

《說文解字.禾部》:「,禾穀孰也。從禾,龜省聲。七由切。籀文不省。」《玉篇.禾部》「秋」字下有「」,云:「同上」。《正字通.禾部》:「,同秋。《說文》、《孝經》作。」按《說文》原本「禾」在右邊,今習慣在左邊。漢字形體之組成各部往往有更換位置而相通的現象。故今定「」為「秋」之異體。

A02918
A02918-051-1
部首筆畫  - 10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中華字海.禾部》。

《宋.尤袤.全唐詩話.卷一.中宗》。


A02918
A02918-047
部首筆畫  - 12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古文四聲韻.平聲.尤韻》。


A02918
A02918-020
部首筆畫  - 14 - 19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二十六畫.秋字》引〈明涿州石經山琬公塔院碑〉。

《中華字海.禾部》。


A02918
A02918-002
部首筆畫  - 14 - 19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禾部》。


注音 ㄑㄧㄡ
漢語拼音 qiū
研訂者 竺家寧
內容

」為「秋」之異體。

《說文解字.禾部》:「,禾穀孰也。從禾,龜省聲。七由切。籀文不省。」《碑別字新編.廿六畫》有「」字,見〈漢竇憲碑〉。《字彙補.禾部》:「,『漢楊著碑』秋字。」可知此形常見於漢代碑文。其左下方之實與右旁之「龜」為一體,字形變異而移至左旁。故字形實為從禾從龜,為「秋」不省形之寫法。故今定為「秋」之異體。

A02918
A02918-046
部首筆畫  - 14 - 19 
內容

〔關鍵文獻〕

《古文四聲韻.平聲.尤韻》。


A02918
A02918-029
部首筆畫  - 15 - 20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龜部》。


A02918-003
部首筆畫  - 16 - 21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龜部》。


注音 ㄑㄧㄡ
漢語拼音 qiū
研訂者 竺家寧
內容

」為「秋」之異體。

《說文解字.禾部》:「,禾穀孰也。從禾,龜省聲。七由切。籀文不省。」《四聲篇海.禾部》:「,音秋,古文。」《字彙.龜部》:「,古文『秋』字。」《正字通.龜部》:「,古文秋。」按《說文》以「秋」為「」之省,故今定為「秋」之異體。

A02918
A02918-041
部首筆畫  - 16 - 21 
內容

〔關鍵文獻〕

《重訂直音篇.卷四.禾部》。


A02918
A02918-051
部首筆畫  - 17 - 22 
內容

〔關鍵文獻〕

原異體字表所收字形作:「」。


A02918
A02918-024
部首筆畫  - 17 - 22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學三正.體製上.古文異體》。


A02918
A02918-022
部首筆畫  - 17 - 22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平聲.尤韻》。


A02918
A02918-009
部首筆畫  - 18 - 23 
內容

〔關鍵文獻〕

《康熙字典.龜部》。

《中文大辭典.禾部》。


A02918
A02918-019
部首筆畫  - 19 - 24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二十六畫.秋字》引〈唐沈士公墓誌〉。


A02918
A02918-004
部首筆畫  - 20 - 25 
內容

〔關鍵文獻〕

《說文.禾部》。


注音 ㄑㄧㄡ
漢語拼音 qiū
研訂者 竺家寧
內容

」為「秋」之異體。

《說文解字.禾部》:「,禾穀孰也。從禾,龜省聲。七由切。籀文不省。」《碑別字新編.廿六畫》有「」字,云:「明涿州石經山琬公塔院」。《玉篇.禾部》「秋」下有「」,云:「籀文」。可知此形實為「秋」之籀文,故今定為「秋」之異體。

A02918
A02918-035
部首筆畫  - 20 - 25 
內容

〔關鍵文獻〕

《歷代書法字彙.禾部》。


A02918
A02918-043
部首筆畫  - 20 - 25 
內容

〔關鍵文獻〕

《古文四聲韻.平聲.尤韻》。


A02918
A02918-031
部首筆畫  - 21 - 26 
內容

〔關鍵文獻〕

《異體字手冊.九畫》。


A02918
A02918-027
部首筆畫  - 21 - 26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學三正.體製上.古文異體》。


A02918
A02918-006
部首筆畫  - 21 - 26 
內容

〔關鍵文獻〕

顧氏補刊本《集韻.卷四.平聲.尤韻》。


注音 ㄑㄧㄡ
漢語拼音 qiū
研訂者 竺家寧
內容

」為「秋」之異體。

《說文解字.禾部》:「,禾穀孰也。從禾,龜省聲。七由切。籀文不省。」顧氏補刊本《集韻.平聲.尤韻》以「秋、」並列,云:「雌由切,古作。」按「」實由秋之籀文演化而成,籀文左下之「火」移至右下,改為四點。故今定為「秋」之異體。

A02918
A02918-021
部首筆畫  - 21 - 26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平聲.尤韻》。


A02918
A02918-050
部首筆畫  - 21 - 26 
內容

〔關鍵文獻〕

《重訂直音篇.卷四.禾部》。


A02918
A02918-038
部首筆畫  - 21 - 26 
內容

〔關鍵文獻〕

《佛教難字字典.禾部》。


A02918
A02918-010
部首筆畫  - 22 - 27 
內容

〔關鍵文獻〕

《增廣字學舉隅.卷二.古文字略》。

《彙音寶鑑.禾部.二十六畫》。

◎「」,今標準字體作「」。


A02918
A02918-037
部首筆畫  - 22 - 27 
內容

〔關鍵文獻〕

《佛教難字字典.禾部》。


A02918
A02918-018
部首筆畫  - 23 - 28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二十六畫.秋字》引〈晏袤題魏李苞通閣道摩崖〉。


A02918
A02918-017
部首筆畫  - 23 - 28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二十六畫.秋字》引〈漢竇憲碑〉。


A02918
A02918-013
部首筆畫  - 25 - 30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平聲.尤韻.秋字》引〈漢楊著碑〉。


A02918
A02918-045
部首筆畫  - 26 - 31 
內容

〔關鍵文獻〕

《古文四聲韻.平聲.尤韻》。


A02918
A02918-005
部首筆畫  - 27 - 32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黽部》。


注音 ㄑㄧㄡ
漢語拼音 qiū
研訂者 竺家寧
內容

」為「秋」之異體。

《說文解字.禾部》:「,禾穀孰也。從禾,龜省聲。七由切。籀文不省。」《漢隸字源.平聲.尤韻》「秋」下有「」,云:「楊著碑。《集韻》云:篆作『』。」《字彙補.黽部》:「,古文秋字。出『漢高陽令碑』。」按此形常見於漢代碑文。其形由秋之籀文楷化而成。籀文左旁從禾從火,「」中之「火」改為四點,而則為右旁之龜足移寫於左旁者。故今定為「秋」之異體。

A02918
A02918-011
部首筆畫  - 15 - 28 
內容

〔關鍵文獻〕

《康熙字典.黽部》。

《漢語大字典.黽部》。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古璽文編
漢隸字源
平聲.十八尤.頁207.左
平聲.十八尤.頁208.右
隸辨
卷二.平聲.十八尤.頁287.右
金石文字辨異
碑別字新編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平聲.十八尤.雌由切.頁261
顧氏補刊本.卷四.頁555
集韻考正
類篇
四聲篇海(明刊本)
六書正譌
平聲.十一尤侯幽韻.頁63.左
俗書刊誤
卷一.平聲.十九尤.頁547.下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經典文字辨證書
卷三.禾部.頁4.右
增廣字學舉隅
卷二.古文字略.頁304.左
卷二.古文字略.頁304.左
彙音寶鑑
卷六.ㄐ上平聲.頁537.左
檢字表.禾部.頁315
異體字手冊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宋體母稿異體字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2 23:4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