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2910A02910A02910A02910A02910A02910A02910A02910A02910A02910A02910A02910A02910
字號A02910正字 - 08 - 13 
說文釋形,走獸總名。从厹,象形,今聲。禽、离、兕頭相似。(巨今切)
注音ㄑㄧㄣˊ
漢語拼音qín
釋義

1.  走獸之總名。《說文解字.禸部》:「禽,走獸總名。」《左傳.宣公十二年》:「使攝叔奉麋獻焉。曰:『以歲之非時,獻禽之未至,敢膳諸從者。』」三國魏.曹植〈名都篇〉:「左挽因右發,一縱兩禽連。」

2.  擒捉、捕捉。清.馬敘倫《六書疏證》:「禽,實『擒』之初文,禽獸皆取獲動物之義。」《左傳僖公二十二年:「君子不重傷,不禽二毛。」《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列傳》:「陛下不能將兵,而善將將,此乃信之所以為陛下禽也。」

3.  特指田獵。唐.白居易〈雜興〉詩三首之一:「又愛從禽樂,馳騁每相隨。」《通志.卷四四.禮略三》:「(天子)將親禽,服戎服,鈒戟者皆嚴武衛,張甄圍,旗鼓相望,銜枚而進。」

4.  獵物,泛指禽、獸、魚類等動物。《書經五子之歌:「內作色荒,外作荒。」漢孔安國傳:「禽,鳥獸。」《三國志.卷二九.魏書.方技傳.華佗》:「吾有一術,名五禽之戲,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鳥,亦以除疾,並利蹄足,以當導引。」

5.  鳥類之總稱。如:「家禽」、「飛禽」。《爾雅.釋鳥》:「二足而羽謂之禽。」晉.謝靈運〈登池上樓〉詩:「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唐.宋之問〈謁禹廟〉詩:「猿嘯有時答,禽言自呼。」

6.  饋獻之禮物。左傳昭公元年:「鄭徐吾犯之妹美,公孫楚聘之矣,公孫黑又使強委禽焉。」晉.杜預.注:「禽,鴈也;納采用鴈。」《荀子勸學:「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也,以為禽犢。」唐楊倞.注:「禽犢,饋獻之物。」

7.  未孕之鳥獸。《周禮天官庖人:「庖人,掌共六畜、六獸、六禽,辨其名物。」漢.鄭玄.注:「凡鳥獸未孕曰禽。」

8.  姓。如漢代有禽堅。

A02910
A02910-012
部首筆畫  - 08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佛教難字字典.禸部》。


A02910
A02910-009
部首筆畫  - 12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三畫.禽字》引〈隋韓祐墓誌〉。

《中華字海.人部》。


A02910
A02910-011
部首筆畫  - 08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巾部》。

《中華字海.人部》。


A02910
A02910-001
部首筆畫  - 10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顧氏補刊本《集韻.平聲.侵韻》。

《康熙字典.巾部》。


注音 ㄑㄧㄣˊ
漢語拼音 qín
研訂者 張文彬
內容

」為「禽」之異體。音ㄑㄧㄣˊ。《說文解字.禸部》:「,走獸總名,從禸象形,今聲。禽兕頭相似。巨今切。」今音ㄑㄧㄣˊ

顧氏補刊本《集韻.卷四》:「禽,古作。」其後《康熙字典.巾部》、《中文大辭典.巾部》、《漢語大字典.巾部》均引《集韻》云「禽,古作。」雖字形稍異,然「」當為「禽」古文異體無疑也。

A02910
A02910-013
部首筆畫  - 13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平聲.侵韻》。


A02910
A02910-007
部首筆畫  - 11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三畫.禽字》引〈魏廉富及子天長造義井佛象記〉。


A02910
A02910-008
部首筆畫  - 06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三畫.禽字》引〈齊唐邕寫經碑〉。


A02910
A02910-003
部首筆畫  - 06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隸辨.平聲.侵韻.字》引〈張遷碑〉。


注音 ㄑㄧㄣˊ
漢語拼音 qín
研訂者 張文彬
內容

」為「禽」之異體,音ㄑˊ

《漢隸字源.平聲.侵韻》「禽」字《周憬功勳銘》作「」,《隸辨.平聲.侵韻》「禽」字《張遷碑》作「」,注云:「按:即禽字,變從禹。」按:「禽」變為「」,蓋形似而訛。

A02910
A02910-005
部首筆畫  - 08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平聲.侵韻.禽字》引〈司隸校尉魯峻碑〉。


A02910
A02910-006
部首筆畫  - 08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平聲.侵韻.禽字》引〈魏受禪表〉。


A02910
A02910-004
部首筆畫  - 09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平聲.侵韻.禽字》引〈三公山碑〉。

《中華字海.人部》。


A02910
A02910-002-1
部首筆畫  - 09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禸部》。


注音 ㄑㄧㄣˊ
漢語拼音 qín
研訂者 張文彬
內容

」為「禽」之異體,音ㄑˊ

《字彙補.禸部》云:「,與禽同。見漢《孔耽碑》。」按《漢隸字源.漂陽長潘乾校官碑》「禽」字作「」,是「禽」之作「」,乃隸書常見,蓋為隸變楷化所成也。

A02910
A02910-010
部首筆畫  - 13 - 18 
內容

〔關鍵文獻〕

《類篇.部》。

《中華字海.人部》。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校正甲骨文編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漢隸字源
平聲.二十一侵.頁218.右
平聲.二十一侵.頁218.右
隸辨
卷二.平聲.二十一侵.頁306.左
金石文字辨異
碑別字新編
敦煌俗字譜
五經文字
禸部.頁51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平聲.二十一侵.渠金切.頁280
顧氏補刊本.卷四.頁592
集韻考正
類篇
四聲篇海(明刊本)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彙音寶鑑
卷一.金下平聲.頁61.左
異體字手冊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12 18:5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