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2906A02906A02906A02906A02906A02906A02906A02906A02906A02906A02906A02906A02906
A02906A02906A02906A02906A02906A02906A02906A02906A02906A02906A02906A02906A02906A02906
A02906A02906A02906A02906
字號A02906正字 - 13 - 18 
說文釋形大徐本:,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豊,豊亦聲。,古文禮。(靈啓切)
段注本:,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亦聲。,古文A02906。(靈啓切)
注音ㄌㄧˇ
漢語拼音
釋義

1. 祭祀求福。說文解字.示部:「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周禮.春官.大宗伯:「以蒼禮天,以黃琮禮地。」儀禮.:「禮月與於北門外,禮山川丘陵於西門外。」漢.揚雄〈甘泉賦〉:「集乎禮神之登乎頌祇之堂。」

2. 儀式。如:「典禮」、「婚禮」、「喪禮」、「成年禮」。易經.繫辭上:「聖人有以見天下之動,而觀其會通,以行其典禮。」記.冠義:「古者冠賓,所以敬冠事。」《初刻拍案驚奇》卷五:「與他家往來得熟,其日因為他家成婚行,也來看看耍子。」

3. 人之行為規範。論語.:「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亦可以弗畔矣夫。」禮記.曲禮上》:「夫禮者,所以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南史.卷六○.列傳.傅昭:「昭弟映,字徽遠,三歲而孤。兄弟友,修身勵行,非禮不動。」舊唐書.卷六三.列傳.:「此人受誠合重誅;但陛下以物試之,即行法,所謂陷人以罪,恐非導德齊禮之義。」

4. 規矩恭敬之態度或行為。如:「有禮」。詩經.風.相鼠:「相鼠有體,人而無;人而無,胡不死。」左傳.公三十年:「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晉.陸機〈吳趨行〉:「禮讓何濟濟,流化自滂沱。」《鏡花緣》第八三回:「喚出他兩個兒子,兄先弟後,彬彬有禮。」

5. 尊敬、厚待。如:「禮賢下士」。禮記.月令:「諸侯,聘名士,禮賢者。」呂氏春秋.開春論.察賢:「魏文侯師卜子夏,友田子方,禮段木。」唐語林.卷.政事上:「(崇文)三年為蜀帥,惠化大行,不事威儀,禮賢接士。」

6. 表敬意之贈品。如:「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晉書.卷七七.列傳.陸曄:「及受禮,唯酒一斗,鹿肉一柈。」《儒林外史》第二七回:「倪廷珠荷包裡拿出四兩銀子來,送與弟婦做拜見。」官話指南.卷.應對須知:「今兒個是令尊大人的千秋,我特意來拜壽,預備一點兒薄禮請您賞收。」

7. 儒家經典《周禮》、《儀禮》、《禮記》等之簡稱。幼學瓊林.卷四.文事類:「二戴曾禮記,故曰戴禮。」

8. 姓。如漢代有禮賢。

A02906
A02906-001
部首筆畫  - 04 - 05 
內容

〔關鍵文獻〕

《說文.示部》。

《字彙補.乙部》。


注音 ㄌㄧˇ
漢語拼音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為「禮」之異體。大徐本《說文解字.示部》:「、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從示從豊,豊亦聲。靈啟切。,古文禮。」《集韻.上聲.薺韻》:「禮、。里弟切。《說文》:『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亦姓,古作。」《字彙補.乙部》:「,與禮、同。見《說文長箋》。」《康熙字典.乙部》:「,《集韻》禮古作。」按:即《說文》,古文禮字,故定作「禮」之異體。

A02906
A02906-034
部首筆畫  - 08 - 10 
內容

」,形見《四聲篇海.口部》:「,音禮。」待考。


注音 ㄌㄧˇ
漢語拼音
研訂者 曾榮汾
內容

」為「禮」之異體,見《四聲篇海.口部》:「,音礼。」考「禮」字下,已收「」為異體,爪旁乃示古文「 」之變形。禮,《說文》古文即作「」。「」旁,復為「爪」之變,《四聲篇海》之形多承《龍龕手鑑》而來。可見,收「」為「禮」之異體當可。所从之呂,當非聲旁,應為古文「 」之右旁似「」所致。《說文.巳部》「」之篆文作「 」,楷定後或如「呂」,省寫為「」。

A02906
A02906-007
部首筆畫  - 13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廣碑別字.十八畫.禮字》引〈唐中大夫安南都護府長史權攝府都護上柱國杜忠良墓誌〉。


注音 ㄌㄧˇ
漢語拼音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為「禮」之異體。大徐本《說文解字.示部》:「,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從示從豊,豊亦聲。靈啟切。,古文禮。」《廣碑別字.十八畫》引〈唐中大夫安南都護府長史權攝府都護上柱國杜忠良墓誌〉禮作「」。按:《異體字例》:「凡形多作木。」則禮之作,正合於《異體字例》。故定作「禮」之異體。

A02906
A02906-025
部首筆畫  - 06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爪部》。

《異體字手冊.五畫》。


A02906
A02906-008
部首筆畫  - 07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爪部》。

《中文大辭典.爪部》。


A02906
A02906-026
部首筆畫  - 01 - 05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上聲.薺韻》。

《字彙補.示部》。


A02906
A02906-017
部首筆畫  - 01 - 06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上聲.薺韻.禮字》引〈梁相孔耽神祠碑〉。

《古文四聲韻.上聲.薺韻》。

《字彙.示部》。


A02906
A02906-009
部首筆畫  - 01 - 06 
內容

〔關鍵文獻〕

《中華字海.礻部》。


A02906-002
部首筆畫  - 01 - 06 
內容

〔關鍵文獻〕

《干祿字書.上聲》。


注音 ㄌㄧˇ
漢語拼音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為「禮」之異體。大徐本《說文解字.示部》:「,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從示從豊,豊亦聲,靈啟切。,古文禮。」《金石文字辨異.上聲.薺韻》:「禮、。〈漢鄭固碑〉『導我則。』〈唐兗公頌〉:『經雲委。』」《干祿字書.上聲》:「禮、。並正。多行上字。」《增廣字學舉隅.卷二.古文字略》:「,古禮字。」按:即《說文》之楷化字,故定作「禮」之異體。

A02906
A02906-018
部首筆畫  - 02 - 07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上聲.薺韻.禮字》引〈北魏口等造像記〉。


A02906
A02906-006
部首筆畫  - 02 - 07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八畫.禮字》引〈隋宮人蕭氏墓誌〉。

按《說文》古文禮之,《隸辨.上聲.薺韻》引〈華山亭碑〉禮作「」,右旁稍變則為匕,故之作


注音 ㄌㄧˇ
漢語拼音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為「禮」之異體。大徐本《說文解字.示部》:「,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從示從豊,豊亦聲。靈啟切。,古文禮。」《碑別字新編.十八畫》引〈隋宮人蕭氏墓誌〉禮作「」。按《說文》古文禮之,《隸辨.上聲.薺韻》引〈華山亭碑〉禮作「」,右旁稍變則為匕,故之作,亦有理路可尋,今定作「禮」之異體。

A02906
A02906-019
部首筆畫  - 02 - 07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上聲.薺韻.禮字》引〈漢華山亭碑〉。

《佛教難字字典.示部》。


A02906
A02906-032
部首筆畫  - 12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廣碑別字.十八畫.禮字》引〈唐鄭州參軍事胡寶墓誌〉。


A02906
A02906-016
部首筆畫  - 12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上聲.薺韻.禮字》引〈老子銘〉。


A02906
A02906-022
部首筆畫  - 12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八畫.禮字》引〈魏杜文雅造象〉。


A02906
A02906-031
部首筆畫  - 13 - 18 
內容

〔關鍵文獻〕

《廣碑別字.十八畫.禮字》引〈唐馬珍□墓誌〉。


A02906
A02906-012
部首筆畫  - 13 - 18 
內容

〔關鍵文獻〕

《隸辨.上聲.薺韻.字》引〈校官碑〉。

《字彙.示部》。


A02906
A02906-014
部首筆畫  - 13 - 18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上聲.薺韻.禮字》引〈北海相景君碑〉。

《中華字海.礻部》。


A02906
A02906-013
部首筆畫  - 13 - 18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八畫.禮字》引〈漢史晨奏銘〉。

《中華字海.礻部》。


A02906
A02906-020
部首筆畫  - 14 - 19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上聲.薺韻.禮字》引〈漢韓碑〉。


A02906
A02906-021
部首筆畫  - 14 - 19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八畫.禮字》引〈魏嵩岳靈廟碑〉。


A02906
A02906-028
部首筆畫  - 14 - 19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八畫.禮字》引〈隋馬少敏墓誌〉。

《中華字海.礻部》。


A02906
A02906-024
部首筆畫  - 16 - 21 
內容

〔關鍵文獻〕

《新加九經字樣.示部》。


A02906
A02906-027
部首筆畫  - 16 - 21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八畫.禮字》引〈齊劉碑造象〉。


A02906
A02906-011-1
部首筆畫  - 17 - 22 
內容

〔關鍵文獻〕

《經典文字辨證書.示部》。

《中文大辭典.示部》。


A02906
A02906-003
部首筆畫  - 18 - 23 
內容

〔關鍵文獻〕

《隸辨.上聲.薺韻.字》引〈桐柏廟碑〉。


注音 ㄌㄧˇ
漢語拼音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為「禮」之異體。大徐本《說文解字.示部》:「,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從示從豊,豊亦聲。」《隸辨.上聲.薺韻》:「,〈桐柏廟碑〉:『正好』。按:禮從讀與禮同,與豐滿字異,變隸以後,與豐俱書作豊,故從之字,亦書作豐,相混無別。」《碑別字新編.十八畫》引〈漢孔廟置百石卒史碑〉禮作「」。按:為禮之隸變之訛,故今定作「禮」之異體。

A02906
A02906-004
部首筆畫  - 01 - 06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八畫.禮字》引〈魏定州剌史元湛墓誌〉。


注音 ㄌㄧˇ
漢語拼音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為「禮」之異體。大徐本《說文解字.示部》:「,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從示從豊,豊亦聲。靈啟切。,古文禮。」《碑別字新編.十八畫》引〈魏定州剌史元湛墓誌〉禮作「」按禮之古文,隸變作。《異體字例》云:「凡礻形多禾。」故之作,正合於《異體字例》,故今定作「禮」之異體。

A02906
A02906-015
部首筆畫  - 02 - 07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八畫.禮字》引〈魏穆紹墓誌〉。

《敦煌俗字譜.示部.禮字》引〈中103.1032.下-2〉。


=>」之異體。

注音 (二)ㄌㄧˇ (一)ㄅㄧˇ
漢語拼音 (二)lǐ (一)bǐ
研訂者 王初慶
內容

()

」為「禮」之異體。「禮」,《說文解字.示部》篆文作「」,古文作「」。《玉篇.示部》云:「禮:力底切,體也,理也。:古文。」《隸辨.上聲.薺韻》引〈華山亭碑〉作「」,《碑別字新編.十八畫.禮字》引〈魏穆紹墓誌〉作「」,《敦煌俗字譜.示部.禮字》引〈中103.1032.下-2〉亦收「」形。謹按:「」本為「禮」之古文,以筆勢之小異,左側之「示」訛為「禾」,右側之「」則變為「」,又變為「匕」,故「」亦可收為「禮」之異體字。

()

=>」之異體。

A02906
A02906-023
部首筆畫  - 13 - 18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八畫.禮字》引〈魏元祐妻常季繁墓誌〉。


A02906
A02906-010
部首筆畫  - 01 - 07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八畫.禮字》引〈隋宮人司計劉氏墓誌〉。


注音 ㄌㄧˇ
漢語拼音
研訂者 王初慶
內容

」為「禮」之異體。「禮」,《說文解字.示部》云:「: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從示從豊,豊亦聲;靈啟切。:古文禮。」篆文隸變為「禮」,古文隸變為「」。《干祿字書.上聲》曰:「禮、:並正,多行上字。」《碑別字新編.十八畫.禮字》引〈隋宮人司計劉氏墓誌〉作「」。謹按:凡從「示」之字,以筆勢之小異,亦或作「」,故「」既為「禮」之異體,俗寫或作「」,故「」可收為「禮」之異體字。

A02906
A02906-005
部首筆畫  - 02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八畫.禮字》引〈魏富平伯于墓誌〉。


注音 ㄌㄧˇ
漢語拼音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為「禮」之異體。大徐本《說文解字.示部》:「,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從示從豊,豊亦聲。靈啟切。,古文禮。」《碑別字新編.十八畫》引〈魏富平伯于墓誌〉禮作「」。按《說文》古文禮作,《隸辨.上聲.薺韻》引〈華山亭碑〉作「」,右旁稍變則為匕。《異體字例》云:「凡形多作。」則之作,只是筆畫小異而已,故今定作「禮」之異體。

A02906
A02906-030
部首筆畫  - 13 - 19 
內容

〔關鍵文獻〕

《正字通.示部》。


注音 ㄌㄧˇ
漢語拼音
研訂者 王初慶
內容

」為「禮」之異體。「禮」,《說文解字.示部》篆體作「」。《廣碑別字.十八畫》「禮」下引〈唐玄武丞相仁方墓誌〉作「」。《正字通.示部》「」下曰:「《同文舉要.豊部》:『,從衣,齊明盛服以行也。』按改示從衣,俗傳訛也,宜刪。」謹按:凡從「示」之字,以筆勢之小異,亦或從「衣」,故「禮」俗寫亦有作「」者,其為「禮」之異體字無疑。

A02906-032-1
部首筆畫  - 06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正字通.豆部》。


#「」另兼正字。
=>」之異體。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漢隸字源
上聲.十姥.頁272.右
隸辨
卷三.上聲.十一薺.頁379.右
金石文字辨異
碑別字新編
敦煌俗字譜
干祿字書
上聲.頁9.左
新加九經字樣
示部.頁17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上聲.十一薺.里弟切.頁342
附錄.頁811
集韻考正
類篇
四聲篇海(明刊本)
宋元以來俗字譜
俗書刊誤
卷二.上聲.三薺.頁549.下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經典文字辨證書
卷一.示部.頁1.右
增廣字學舉隅
卷一.偏旁相似.頁173
卷二.古文字略.頁312
字辨
彙音寶鑑
卷一.嘉上上聲.頁86.左
卷一.嘉上上聲.頁86.右
卷一.嘉上上聲.頁86.右
卷一.嘉上上聲.頁86.右
卷一.嘉上上聲.頁86.右
異體字手冊
簡化字總表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簡體字表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宋體母稿異體字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1 3:4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