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2903A02903A02903A02903A02903A02903A02903A02903A02903A02903A02903A02903A02903A02903
A02903A02903A02903
字號A02903正字 - 11 - 16 
說文釋形大徐本:,祀也。从示,御聲。(魚舉切)
段注本:,祀也。从示,御聲。(疑舉切)
注音ˋ
漢語拼音
釋義

1. 祭祀。說文解字.示部:「禦,祀也。」

2. 抵抗、抵擋。如:「防禦」、「禦寒」。詩經.小雅.常棣:「兄弟於牆,外禦其。」國語.齊語:「君有此士也三萬人,以方行於天下,以無道,以屏周室,天下大國之君莫之能禦。」後漢書.卷八三.逸民列傳.逢萌:「行至山,人果相率以兵弩禦,吏被傷流血,奔而還。」《三國演義》第一○回:「當下李郭汜、張濟、樊稠聞二軍將至,一同商議敵之策。」

3. 阻止、禁止。玉篇.示部:「禦,禁也。」廣韻.上聲.語韻:「禦,止也。」周禮.秋官.司:「禦晨行者,禁宵行者。」國語.魯語下》:「天子有虎,習武訓也;諸侯有旅,禦災害也。」三國吳.韋昭.注:「禦,禁也。」

4. 強權、暴虐。孟子.萬章下》:「今之諸侯取之於民也,猶禦也。」抱朴子.外篇.行品:「然而膽勁心方,不畏強禦,義正所在,視死猶歸。」唐.權德輿〈唐西川節度副大使韋公先廟碑銘序〉:「操持貴,不避善理宮室,得其時制。」

5. 侍衛、衛兵。隋書.卷二八.百官志下:「改領軍左右屯衛,加置左右禦。」新唐書.卷一六二.列傳.獨孤及:「自可扼要害之地,俾置屯禦,悉休其餘。」

A02903
A02903-006
部首筆畫  - 09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大陸《簡化字總表.第一表》。

◎「」,今標準字體作「御」。


#「」另兼正字。

A02903
A02903-009
部首筆畫  - 11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上聲.語韻.禦字》引〈漢李翊碑〉。


A02903
A02903-005
部首筆畫  - 12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隸辨.上聲.語韻.字》引〈費鳳碑〉。


注音 ˋ
漢語拼音
研訂者 張文彬
內容

」為「禦」之異體。音ㄩˋ。《隸辨.上聲.語韻》:「,〈費鳳碑〉。按:《說文》禦從御,御從卸,卸從午止,碑變從去。」《金石文字辨異.上聲.語韻》:「,〈漢吳谷朗碑〉不畏彊。」按:「禦」字《隸辨上聲.語韻》引〈魏大饗碑〉作「」,作「」者,又是「」之變,係碑變字形。

A02903
A02903-014
部首筆畫  - 12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六畫.禦字》引〈魏元端墓誌〉。

《中華字海.彳部》。


A02903
A02903-015
部首筆畫  - 12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六畫.禦字》引〈隋伍道進墓誌〉。

《中華字海.彳部》。


A02903
A02903-011
部首筆畫  - 13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六畫.禦字》引〈魏敬史君碑〉。

《中華字海.彳部》。


A02903
A02903-021
部首筆畫  - 14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敦煌俗字譜.示部.禦字》引〈祕30.121.左1〉。

《中華字海.彳部》。


A02903
A02903-010
部首筆畫  - 14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上聲.語韻.禦字》引〈魏大饗碑〉。


A02903
A02903-016
部首筆畫  - 10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六畫.禦字》引〈隋王善來墓誌〉。


A02903
A02903-023
部首筆畫  - 10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中國書法大字典.示部》。


A02903
A02903-018
部首筆畫  - 11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示部》。


A02903
A02903-003
部首筆畫  - 11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隸辨.上聲.語韻.字》引〈魏大饗碑〉。


注音 ˋ
漢語拼音
研訂者 張文彬
內容

」為「禦」之異體。音ㄩˋ。《漢隸字源.上聲.語韻》:「禦」字字頭作「」,《隸辨.上聲.語韻》引〈魏大饗碑〉「禦」字作「」,足見隸書「止」多作「山」形,「」楷化一變作「缶」,此其常形也。《四聲篇海.彳部》亦云:「御同。」《增廣字學舉隅.卷二.更用各字》亦收「」字,可為佐證。按:「御」字碑文或作「」(見《隸辨.去聲.御韻》引〈魏上尊號〉),或作「」(見《隸辨.平聲.御韻》引〈魯峻碑〉),楷化後或作「御」,或作「」,皆一字也。

A02903
A02903-004
部首筆畫  - 08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隸辨.上聲.語韻.字》引〈李翊碑〉。


注音 ˋ
漢語拼音
研訂者 張文彬
內容

」為「禦」之異體。音ㄩˋ。《隸辨.上聲.語韻》:「,〈李翊碑〉:『侮鎮戎。』按:即字。」《漢語大字典.彳部》、《中華字海.彳部》均稱引之。按:「禦」字隸書有作「」者(見《隸辨.上聲.語韻》引〈張納功德敘〉),後省筆作「」,蓋碑石訛變。

A02903
A02903-001
部首筆畫  - 08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四庫叢刊續編本.宋.洪適.隸釋.卷九.廣漢屬國候李翊碑》。


注音 ˋ
漢語拼音
研訂者 張文彬
內容

」為「禦」之異體。音ㄩˋ。《說文解字.示部》:「,祀也。從示御聲。魚舉切。」《說文解字.示部》段注云:「禦,後人用此為禁禦字,古只用御字。」《隸釋.李翊碑》:「侮鎮戎,經為大儒。」洪適注:「即禦字。」原文作「」,洪適改作「」。《隸辨.上聲.語韻.字》引〈李翊碑〉作「」。《字彙補.行部》:「,即禦字,見洪適《漢隸釋》。」按:據上資料,〈李翊碑〉原作「」,洪適改作「」,「」為「禦」之異體字,已見引於《字彙補.行部》、《康康熙字典.行部》、《中文大辭典.行部》、《漢語大字典.彳部》等字書,已成慣習矣。

A02903
A02903-013
部首筆畫  - 09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六畫.禦字》引〈魏元恭墓誌〉。


A02903
A02903-020
部首筆畫  - 10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上聲.語韻.禦字》引〈巴郡太守張納功德敘〉。


A02903
A02903-002
部首筆畫  - 11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古文苑.卷一.石鼓文》。


=>」之異體。

注音 (二)ㄩˋ (一)(1)ㄧㄚˋ (2)ㄩˋ
漢語拼音 (二)yù (一)(1)yà (2)yù
研訂者 張文彬
內容

()

」為「禦」之異體。音ㄩˋ。《字彙補.辵部》:「,與御同。《石鼓文》即即時。」《古文苑.周宣王.石鼓文》:「即即時,麀鹿趍趍。」章樵注:「鄭云:『,今作敔。與禁禦之禦同。』」《字辨.體辨二》:「禦:,禁禦本字,今用禦。」「」即「敔」字,則知「禦」本作「敔」,「敔」古作「」,「」為「從辵敔聲」之形聲字。

()

=>」之異體。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校正甲骨文編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隸字源
上聲.八語.頁255.左
上聲.八語.頁256.右
隸辨
卷二.平聲.九麻.頁220
卷三.上聲.七尾.頁358.左
金石文字辨異
碑別字新編
六朝別字記新編
敦煌俗字譜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上聲.八語.偶舉切.頁328
去聲.九御.牛據切.頁490
類篇
四聲篇海(明刊本)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字辨
異體字手冊
簡化字總表
角川漢和辭典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4 15:2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