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2896A02896A02896A02896A02896A02896A02896A02896A02896A02896A02896A02896
字號A02896正字 - 06 - 11 
說文釋形,祭祀也。从示,以手持肉。(子例切)
注音(一)ㄐㄧˋ (二)ㄓㄞˋ
漢語拼音(一)jì (二)zhài
釋義

()ˋ

1. 拜鬼神。說文解字.示部:「祭,祭祀也。」論語.八佾》:「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公羊傳.公三十一年:「天子天,諸侯。」《警世通言.卷一五.金令史美婢酬秀童:「又過了兩日,是正月初五,蘇州風俗,是日家家戶戶,祭獻五路大神,謂之燒利市。」

2. 對死者致敬追思。南朝梁.任〈王文憲集序〉:「親加表薦孤遺,遠協神期,用彰祀。」唐.張籍〈沒蕃故人〉詩:「欲祭君在,天涯哭此時。」《紅樓夢》第六三回:「朝中自王公以下,准其祭。」

3. 小說中謂咒語以施用神秘武器。亦泛指施放、使用。《封神演義》第五四回:「不防土行孫祭起綑仙繩,一聲響,把哪吒平空拿了去。」

4. 敬拜鬼神或死者之儀式。如:「公祭」。公羊傳.公五年:「大者何?。」漢.劉向說苑.卷一八.辨物:「大旱則雩祭而請雨大水則鳴鼓而劫社。」六部成語註解.禮部:「大:皇帝後七七日謂之終七,應行大之禮。」宋.陸游〈示兒〉詩:「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5. 泛稱慶典或活動。如:「雪祭」、「海洋祭」、「音樂祭」、「文化祭」。

()ㄓㄞˋ

姓。如漢代有祭

A02896
A02896-012
部首筆畫  - 12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宋.歐陽修.歐陽文忠公全集.初至夷陵答蘇子美見寄詩》。


=>」之異體。

A02896
A02896-009
部首筆畫  - 08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廣碑別字.十一畫.祭字》引〈唐前徐州錄事參軍太原王庭玉夫人崔金剛墓誌〉。


A02896
A02896-005
部首筆畫  - 05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一畫.祭字》引〈隋□順墓誌〉。


A02896
A02896-006
部首筆畫  - 05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一畫.祭字》引〈齊逢哲墓誌〉。


A02896
A02896-010
部首筆畫  - 04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一畫.祭字》引〈魏鄭羲下碑〉。


A02896
A02896-011
部首筆畫  - 04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一畫.祭字》引〈魏元仙墓誌〉。


A02896
A02896-001
部首筆畫  - 05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干祿字書.去聲》。


注音 (1)ㄐㄧˋ (2)ㄓㄞˋ
漢語拼音 (1)jì (2)zhài
研訂者 張文彬
內容

A02896-001」為「祭」之異體。音ˋㄓㄞˋ

《說文解字.示部》:「,祭祀也。從示以手持肉。」徐鉉子例切,今音ㄐˋ

《干祿字書.去聲》:A02896-001俗,祭正。《宋元以來俗字譜.示部》「祭」下,〈通俗小說〉、〈古今雜劇〉、〈嶺南逸事〉均作「A02896-001」。

按:「祭」為從「肉又示」三文會意,「肉」變形作「」,「又」變形作「」,以形近,易誤成「癶」,「癶」為「」之楷化,「發」字從此。「祭」之作「A02896-001」,古來已然,《龍龕手鑑》、《敦煌俗字譜》、《四聲篇海》等書皆已多作。

A02896
A02896-003
部首筆畫  - 05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隸辨.去聲.祭韻.字》引〈史晨奏銘〉。


A02896
A02896-007
部首筆畫  - 06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玉篇.示部.字》。

《四聲篇海.示部》。


A02896
A02896-008
部首筆畫  - 07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彙音寶鑑.嘉上去聲》。


A02896
A02896-004
部首筆畫  - 10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酉部》。


A02896
A02896-002
部首筆畫  - 11 - 18 
內容

〔關鍵文獻〕

《康熙字典.備考.酉部》。


注音 (1)ㄐㄧˋ (2)ㄓㄞˋ
漢語拼音 (1)jì (2)zhài
研訂者 張文彬
內容

」為「祭」之異體。音ˋㄓㄞˋ

《康熙字典.備考.酉部》:「,《龍龕》同祭。」《字彙補.酉部》:「,子細切,音祭。祀神也。」《龍龕手鑑.酉部》:「,俗,音A02896-001A02896-001祀也。」「A02896-001」即「祭」字。

按:「祭」為祭祀,祭以酒,則加「酉」旁成「」,亦「祭」也。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校正甲骨文編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漢隸字源
隸辨
卷四.去聲.十三祭.頁531.右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敦煌俗字譜
干祿字書
去聲.頁13.右
五經文字
示部.頁34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去聲.十三祭.子例切.頁509
去聲.十六怪.側界切.頁528
集韻考正
類篇
四聲篇海(明刊本)
字鑑
卷四.去聲.十三祭.頁72.右
宋元以來俗字譜
俗書刊誤
卷三.去聲.三霽.頁553.上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經典文字辨證書
卷一.示部.頁1.右
字辨
彙音寶鑑
卷一.嘉上去聲.頁90.右
異體字手冊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卷四.去聲.十四祭.頁226.左
卷四.去聲.十六怪.頁229.右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6 1:2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