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2890A02890A02890A02890A02890A02890A02890A02890A02890A02890A02890A02890A02890
A02890A02890A02890A02890A02890A02890A02890A02890A02890A02890A02890A02890A02890A02890
字號A02890正字 - 05 - 10 
說文釋形「神」《說文》本作「」。
大徐本:,天神,引出萬物者也。从示、申。(食鄰切)
段注本:,天神,引出萬物者也。从示,聲。(食鄰切)
注音ㄕㄣˊ
漢語拼音shén
釋義

1. 天地萬物之創造者與主宰者。說文解字.示部:「神,天神。引出萬物者也。」

2. 泛指人所崇拜或掌管某種事物之精靈。如:「水神」、「太陽神」、「財神」、「愛神」。後漢書.卷四四.鄧張徐張胡列傳.張禹:「中土皆以江有子之神,難於濟涉。」新唐書.卷一九六.隱逸列傳.陸羽:「羽嗜茶,著經三篇,言茶之原、之法、之具尤備,天下益知飲茶矣。時鬻茶者,至陶羽形,置突間,祀為茶神。」唐.李白〈橫江詞〉六首之四:「海神來過惡風浪打天門石壁開。」《三國演義》第八九回:「吾乃本處山神,奉伏波將軍之命,特來指引。」

3. 人精氣或注意力。《醒世姻緣傳》第一○○回:「誦得久了,狄希陳口內常有異香噴出,惡夢不生,心安神泰。」清.薛福成筆記.卷.史料.江忠烈公殉難廬州:「生平忠孝大節,出於天性,猿臂長身,目炯炯有神,顧盼然,與人交披肝瀝膽,終始不渝。」

4. 稀奇、玄妙、不平凡。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五.發燭》引宋.陶公《清異錄》:「夜有急,苦於作燈之緩。有知者,批杉條,染硫黃,置之待用一與火遇,得燄穗然,既神之,呼『引光奴』。」明.張鳳翼《紅拂記》第三三:「元帥神謀妙策周悉無遺。」

5. 姓。如漢代有神

A02890
A02890-026
部首筆畫  - 10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古文四聲韻.平聲.真韻》。


A02890-007
部首筆畫  - 05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畫.神字》引〈魏長孫墓誌〉。


#「」另兼正字。

A02890
A02890-024
部首筆畫  - 05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古文四聲韻.平聲.真韻》。


A02890
A02890-022
部首筆畫  - 03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宋元以來俗字譜.示部》引〈古今雜劇〉。


A02890
A02890-001
部首筆畫  - 05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平聲.真韻》。


注音 ㄕㄣˊ
漢語拼音 shén
研訂者 李添富
內容

」為「神」之異體。神,《說文.示部》作「」,云:「天神引出萬物者也。從示申。」「」形始見於《集韻.平聲.真韻》,云:「神,古作。」《類篇.示部》亦以「」為「神」之古文。按《說文.示部》云:「,古文示。」故「神」字之古文亦可從「」作「」也。然則「」字可收為「神」字之異體無訛。

A02890
A02890-009
部首筆畫  - 05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平聲.真韻.神字》引〈老子銘〉。

《隸辨.平聲.真韻.字》引〈北海相景君銘〉。

《重訂直音篇.卷一.示部》。


A02890
A02890-013
部首筆畫  - 06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隸辨.平聲.真韻.字》引〈靈臺碑〉。


A02890
A02890-017
部首筆畫  - 06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畫.神字》引〈隋阮景暉造象記〉。

《中華字海.礻部》。


A02890
A02890-016
部首筆畫  - 06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畫.神字》引〈晉當利里社殘碑〉。


A02890
A02890-020
部首筆畫  - 06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畫.神字》引〈金周上卿墓誌〉。


A02890
A02890-010
部首筆畫  - 07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平聲.真韻.神字》引〈梁相孔耽神祠碑〉。


A02890
A02890-011
部首筆畫  - 07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平聲.真韻.神字》引〈故民吳仲山碑〉。


A02890
A02890-005
部首筆畫  - 08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正字通.示部》。


注音 ㄕㄣˊ
漢語拼音 shén
研訂者 李添富
內容

」為「神」之異體。神,《說文.示部》作「」,云:「天神引出萬物者也。從示申。」隸變作「神」。今考《漢隸字源.平聲.真韻》引〈繁陽令楊君碑〉作「」。按《正字通.示部》云:「神,從示從,本作,《說文》篆作,俗省作神。」然則標準字體「神」字當係「」字之俗省者也。據此,「」字可以收為「神」字之異體無訛。

A02890
A02890-015
部首筆畫  - 08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畫.神字》引〈漢三公山碑〉。


A02890
A02890-029
部首筆畫  - 09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正字通.示部》。


注音 ㄕㄣˊ
漢語拼音 shén
研訂者 李添富
內容

」為「神」之異體。神,《說文.示部》作「」,云:「天神引出萬物者也。從示申。」隸變作「神」。今考《正字通.示部》云:「神,從示從,本作,《說文》篆作,俗省作神。」故《字彙補.示部》云:「,與神同,見《說文》。」按《正字通》「」字蓋逕依《說文》小篆楷定者,至於《字彙補》「」字亦據《說文》小篆楷定者,形雖小異而實同也。「」字既係篆文楷定,復於字書有據,故可收為「神」字之異體。

A02890
A02890-023
部首筆畫  - 09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異體字手冊.九畫》。


A02890
A02890-002
部首筆畫  - 09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中華字海.礻部》。


A02890
A02890-003
部首筆畫  - 11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類篇.示部》。


注音 ㄕㄣˊ
漢語拼音 shén
研訂者 李添富
內容

」為「神」之異體。神,《說文.示部》作「」,云:「天神引出萬物者也。從示申。」隸變作「神」。今考《金石文字辨異.平聲.真韻》引〈唐北嶽神廟碑〉云:「按即神字古文。」《集韻.平聲.真韻》云:「神,古作。」而《類篇.示部》則云:「神,古作。」按《集韻》「」字即《類篇》「」字之形訛;而「」、「」雖形構稍異,其部件則全同;據此可以推知「」字當係「神」字之古文,故可收為「神」字之異體。

A02890
A02890-021
部首筆畫  - 11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平聲.真韻》。

《康熙字典.示部》。

《重訂直音篇.卷一.示部》。


A02890
A02890-014
部首筆畫  - 11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平聲.真韻.神字》引〈唐北嶽神廟碑〉。


A02890
A02890-025
部首筆畫  - 11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古文四聲韻.平聲.真韻》。


A02890
A02890-004
部首筆畫  - 17 - 22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示部》。


注音 ㄕㄣˊ
漢語拼音 shén
研訂者 李添富
內容

」為「神」之異體。神,《說文.示部》作「」,云:「天神引出萬物者也。從示申。」隸變作「神」。「」形首見於《四聲篇海.示部》,云:「,音神。」《字彙補.示部》則云:「,同神。」《康熙字典.備考.示部》、《中文大辭典.示部》亦引《龍龕》定「」同「神」。今以字書有據,故可收「」字為「神」字之異體。

A02890
A02890-006
部首筆畫  - 05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畫.神字》引〈魏定州剌史元湛墓誌〉。


#「C09052」另兼正字。

A02890
A02890-027
部首筆畫  - 06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廣碑別字.十畫.神字》引〈魏崔承宗造像〉。


A02890
A02890-018
部首筆畫  - 08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畫.神字》引〈隋韓祐墓誌〉。


A02890
A02890-019
部首筆畫  - 05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畫.神字》引〈唐霍寬墓誌〉。


A02890
A02890-012
部首筆畫  - 06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平聲.真韻.神字》引〈涪陵太守龐神道〉。


A02890
A02890-008
部首筆畫  - 05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正字通.鬼部》。


#「C17072」另兼正字。

注音 ㄕㄣˊ #ㄕㄣˊ
漢語拼音 shén #shén
研訂者 李添富
內容

」為「神」之異體。神,《說文.示部》作「」,云:「天神引出萬物者也。從示申。」隸變作「神」。今考《正字通.鬼部》云:「,即神重文。」《字彙補.鬼部》亦云:「,又古神字。《山海經》神多作。」故《異體字手冊.九畫》以「」為「神」之或體;《中華字海.鬼部》亦云:「,同神。」然則「」字可收為「神」字之異體無訛。


#「C17072」另兼正字。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漢隸字源
平聲.十七真.頁89.左
平聲.十七真.頁90.右
隸辨
卷一.平聲.十七真.頁121.右
金石文字辨異
碑別字新編
敦煌俗字譜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平聲.十七真.乗人切.頁117
類篇
四聲篇海(明刊本)
宋元以來俗字譜
俗書刊誤
卷一.平聲.八真.頁544.上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彙音寶鑑
卷四.巾下平聲.頁333.左
異體字手冊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卷一.平聲.十八真.頁62.左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3 5:5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