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ㄎㄨㄤˋ
1. 礦石。《龍龕手鑑.石部》:「礦,金銀璞也。」《玉篇.石部》:「磺,銅鐵璞。礦,同上。」晉.郭璞〈江賦〉:「其下則金礦丹礫,雲精燭銀。」清.王士禎等〈說餅聯句〉:「圓疑鏡卸盤,艷若金脫礦。」
2. 蘊藏於地層中供開採利用之自然物質。如:「煤礦」、「礦脈」、「採礦」。明.朱國禎《湧幢小品.卷一七.篤行》:「招礦夫三人,令殺公。」《清史稿.卷二六七.列傳.蕭永藻》:「開山發礦,多人群聚,良莠淆雜,臣通飭嚴禁。」
3. 古代用於治病之針石。《管子.法法》:「故赦者,奔馬之委轡;毋赦者,痤雎之礦石也。」唐.皮日休〈祀瘧癘文〉:「湯劑不可理,礦艾不可攻。」
4. 粗劣。宋.杜綰《雲林石譜.卷中.吉州石》:「但膚理頗礦燥,較之永嘉華嚴石為硯差勝。」
5. 粗獷、強悍。同「獷」。《重訂直音篇.卷六.石部》:「礦,強也。」《金史.卷九七.列傳.賀揚庭》:「南人礦直敢為。」
(二)ㄍㄨㄥˇ,ㄎㄨㄤˋ之又音。
〔關鍵文獻〕
《正字通.金部》。
「丱」為「礦」之異體。礦,《龍龕手鑑.石部》云:「古猛反,金銀璞也。」考礦之異體作「」(見《集韻.上聲.梗韻》),《正字通.丨部》云:「丱,同,礦亦作。」後世字書如《中文大辭典》、《漢語大字典》等沿用之,依體例《異體字字典》可收。
#「丱」另兼正字。
《字辨.體辨一》。
(三)
「」為「礦」之異體。大徐本《說文解字.石部》云:「,銅鐵樸石也。從石黃聲,讀若穬。,古文礦,周禮有人。」徐鉉古猛切,今音ㄍㄨㄥˇ。段注本《說文》刪「」。
按:《說文》「磺」為今「礦」之本字,據大徐本《說文》,「」為「礦」之古文。《集韻.上聲.梗韻》:「磺,古猛切。或作礦、。」《字辨.體辨一》:「礦,本作磺,古作。」
按:段注本《說文》刪「」為「磺」之古文,以為「」為「卵」本字,唯大徐本《說文》收有「」字,以為「磺」(今礦字)之異體,且為後世多種字書引用,茲仍定「」為「礦」之異體。
(一)
=>「卵」之異體。
(二)
=>「丱」之異體。
大陸《簡化字總表.第三表》。
《集韻.上聲.梗韻》。
《重訂直音篇.卷六.石部》。
《龍龕手鑑.石部》。
《中華字海.石部》。
《中文大辭典.石部》。
「」為「礦」之異體。「礦」字《說文》作「磺」,唯今「礦」、「磺」分化為二字。
《說文解字.石部》云:「,銅鐵樸石也。從石黃聲。讀若穬。」徐鉉古猛切,今音ㄍㄨㄥˇ。
《集韻.上聲.梗韻》:「磺,或作礦。《四聲篇海.石部》云:「,古猛切,金銀璞也。」《中文大辭典.石部》:「,與礦同。」
按:大徐本《說文》收「」為「磺」(即今之礦字)之古文,而「礦」本為金銀銅鐵之璞石,則「」加意符「金」、「石」而成「」、「」,字形一變作「」、「」,再變而作「」,亦理之常。
《干祿字書.上聲》。
《字學三正.體製上.古文異體》。
《彙音寶鑑.公上上聲》。
《廣韻.上聲.梗韻》。
《四聲篇海.金部》。
《角川漢和辞典.金部》。
「」為「礦」之異體。唐顏元孫《干祿字書.上聲》:「礦,上通下正。」《唐六典.卷二二》:「其西邊北邊諸州,禁人無置鐵冶及采。」
按:大徐本《說文解字.石部》「磺」下出「」字,云:「古文礦,周禮有人。」段注本《說文》云「」之古「卵」字,故「磺」下刪「」字,唯宋後以「」為「礦」、「磺」之異體,則見載於字書。「」字為金玉璞石,則加「金」加「石」乃成「」、「」,形體一變,又成「」、「」,是「」可視為今「礦」字之異體。
《異體字手冊.八畫》。
「」為「礦」之異體。《四聲篇海.金部》云:「,古猛切。金銀銅鐵璞也。」《字彙.金部》:「,古猛切,音礦。金銀銅鐵璞也。」《正字通.金部》:「,字之訛。」《異體字手冊.八畫》下云:「,俗字。」按:「」即「礦」字。《龍龕手鑑.金部》云:「,俗鑛字。」
按:金銀璞石義今通用「礦」字,「」、「鑛」皆其異體,「」則為「鑛」字之訛,自亦是「礦」字之訛。
又按:「」字當是從金串聲之形聲字。
《字彙補.金部》。
《漢語大字典.金部》。
《龍龕手鑑.金部》。
《玉篇.金部.字》。
「」為「礦」之異體。《龍龕手鑑.金部》云:「鑛,古猛反,金銀銅鐵璞也。」《廣韻.上聲.梗韻》:「礦,金璞也。古猛切。鑛,上同。」《集韻.上聲.梗韻》:「磺,或作礦、鑛。」《正字通.金部》:「鑛,與礦同。」。
按:金鑛銀礦之「礦」,今通行作「礦」,《說文》本作「磺」,唯今「礦」、「磺」分化為二字,「鑛」為「礦」之異體,蓋「礦」為金銀銅鐵之璞石,則從石從金,其意一也。二字從「廣」得聲,為形聲字。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