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石頭。《玉篇.石部》:「磐,大石也。」《易經.漸卦.六二》:「鴻漸于磐,飲食衎衎,吉。」《文明小史》第二九回:「像這般的鬧起來,只怕安如磐石的中國,就有些兒不穩當了。」
2. 徘徊不去。通「盤」。《後漢書.卷四一.第五鍾離宋寒列傳.宋均》:「室第相望,久磐京邑,婚姻之盛,過於本朝。」
〔關鍵文獻〕
《字彙補.月部》。
《中文大辭典.月部》。
《漢隸字源.平聲.桓韻.磐字》引〈司隸校尉楊君石門頌〉。
《碑別字新編.十五畫.磐字》引〈漢楊君石門頌〉。
《集韻.平聲.桓韻》。
「」,本為正字,《玉篇.石部》云:「,音磻,石也。」亦為「磐」之異體,「磐」字不見於《說文》,《五經文字.石部》云:「磐:音盤,山中之安石也,見《易》。」《玉篇.石部》曰:「磐:步安切,大石也。」《集韻.平聲.桓韻》及《類篇.石部》並於「磐、」下云:「大石。一曰:山石之安者。或作。」《正字通.石部》既曰:「:俗磻字。」又云:「:同磐,亦借作盤,俗作。」故「」既為獨立正字,亦可收為「磐」之異體字。
《碑別字新編.十五畫.磐字》引〈隋段模墓誌〉。
《碑別字新編.十五畫.磐字》引〈魏元彧墓誌〉。
《漢隸字源.平聲.桓韻.磐字》引〈廣漢長王君石路碑〉。
《碑別字新編.十五畫.磐字》引〈魏公孫猗墓誌〉。
《漢隸字源.平聲.桓韻.磐字》引〈西嶽華山亭碑〉。
《碑別字新編.十五畫.磐字》引〈宋爨龍顏碑〉。
《龍龕手鑑.石部》。
《玉篇零卷.石部.字》。
《正字通.石部》。
「」為「磐」之異體。《龍龕手鑑.石部》:「磐,今步官反,大石也。」又云:「,或作,音盤,礴,大石也。」《正字通.石部》:「,同磐。」《重訂直音篇.石部》:「磐,音槃,大石。、。並同上。」按磐石字今以磐為正字,故今作「磐」之異體。
《龍龕手鏡.石部》。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