繫有絲繩,用以射鳥之箭。如:「矰繳」。《說文解字.矢部》:「矰,隿射矢也。」《楚辭.屈原.九章.惜誦》:「矰弋機而在上兮,罻羅張而在下。」漢.王逸.注:「矰,繳射矢也。」晉.張華〈鷦鷯賦〉:「然皆負矰嬰繳,羽毛入貢。」
〔關鍵文獻〕
《集韻.平聲.登韻》。
《四聲篇海.弋部》。
《字彙.弋部》。
「」為「矰」之異體。《說文.矢部》篆作「」,云:「隿矢也。從矢曾聲。作滕切」。
《集韻.平聲.登韻》、,注云:「或從弋」。《字彙.弋部》收「」,注云:「同矰」。
弋,射矢也,此改換意義相近之形符為「」,既同「矰」字,故收為異體也。
《四聲篇海.戈部》。
《正字通.戈部》。
《中文大辭典.戈部》。
《中國書法大字典.矢部》。
《龍龕手鑑.矢部》。
《玉篇.矢部.字》。
凡同此偏旁,文獻多見類似變化,可視為異體演變之例。
《重訂直音篇.卷五.矢部》。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