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揉箭箝也。从矢,喬聲。(居夭切)
1. 古代一種揉箭使箭變直的箝子。《說文解字.矢部》:「矯,揉箭箝也。」清.段玉裁.注:「箭者,矢竹所為矢也。不言矢言箭者,矯施於笴不施於鏑羽也。箝,籋也。」清.徐灝.箋:「操箭欲其直也。」
〔關鍵文獻〕
《古文四聲韻.上聲.小韻》。
《碑別字新編.十八畫.矯字》引〈魏元維墓誌〉。
《碑別字新編.十八畫.矯字》引〈魏秦洪墓誌〉。
《隸辨.上聲.小韻.字》引〈張納功德敘〉。
《偏類碑別字.矢部.矯字》引〈齊李琮墓誌銘〉。
《碑別字新編.十八畫.矯字》引〈隋梁瓌墓誌〉。
《宋元以來俗字譜.十七畫》引〈金瓶梅〉。
「」為「矯」之異體。《說文解字.矢部》:「揉箭箝也。從矢喬聲。居夭切。」《宋元以來俗字譜.十七畫》「矯」字《金瓶梅》作「」、《簡體字表》作「」,可知從「喬」簡化為從「乔」,明代小記已然。
《偏類碑別字.矢部.矯字》引〈唐玄昭監張明墓誌〉。
「」為「矯」之異體。《說文解字.矢部》:「,揉箭箝也。從矢喬聲。居夭切。」《金石文字辨異.上聲.篠韻》「矯」下有「」形,見於「唐東方生像贊」。《偏類碑別字.矢部》、《碑別字新編.十八畫》「矯」下之異體皆列有「」字,見於唐代之墓誌中。可見「」的寫法流行於唐代的碑文中。從「高」與從「喬」,字形既近似,發音也相去不遠,故易於混用,形成異體字。
《碑別字新編.十八畫.矯字》引〈唐等慈寺碑〉。
《精嚴新集大藏音.矢部》。
「」為「矯」之異體。《說文解字.矢部》:「,揉箭箝也。從矢喬聲。居夭切。」《漢隸字源.上聲.小韻》「矯、」二形並列一處。《精嚴新集大藏音.矢部》也以「矯、」二者並列,音同為「居殀反」。可知二者實為一字。從喬之字減筆寫作從「」,為隸書常見的現象。故定「」為「矯」之異體。
《金石文字辨異.上聲.篠韻.矯字》引〈唐東方生像贊〉。
《碑別字新編.十八畫.矯字》引〈隋韋略墓誌〉。
《廣韻.上聲.篠韻》。
《佛教難字字典.矢部》。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