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斜視。如:「睥睨」、「睨視」。《説文解字.目部》:「睨,衺視也。」《史記.卷一○九.李將軍列傳》:「廣佯死,睨其旁有一胡兒騎善馬。」唐.羅隱〈送宣武徐巡官〉詩:「傲睨公卿二十年,東來西去只悠然。」宋.文天祥〈酹江月.水天空闊〉詞:「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衝冠髮。」 2. 視、望。《左傳.哀公十三年》:「旨酒一盛兮,余與褐之父睨之。」唐.王灣〈奉使燈終南山〉詩:「漸平逢車騎,向晚睨城邑。」 3. 窺伺。清.王夫之《讀通鑑論.卷二六.唐武宗》:「蓋當勸亂之日,以挾自私之際,上脅朝廷,下睨其主。」清.黃遵憲〈哀旅順〉詩:「昂頭側睨何眈眈,伸手欲攫終不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