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2762A02762A02762
字號A02762正字 - 04 - 09 
說文釋形大徐本:,省視也。从目,从木。《易》曰:「地可觀者,莫可觀於木。」《詩》曰:「相鼠有皮。」(息良切)
段注本:,省視也。从目、木。《易》曰:「地可觀者,莫可觀於木。」《詩》曰:「相鼠有皮。」(息良切)
注音(一)ㄒㄧㄤˋ (二)ㄒㄧㄤ
漢語拼音(一)xiàng (二)xiāng
釋義

()ㄒㄧㄤˋ

1. 審視、察看。《說文解字.目部》:「相,省視也。」《左傳.隱公一一年》:「量力而行之,相時而動,無累後人。」《喻世明言.卷四○.沈小霞相會出師表》:「又見沈鍊一表非俗,立住了腳,相了一回。」

2. 占視、辨察,以斷吉凶禍福。如:「相字」。《周禮.地官.大司徒》:「以相民宅,而知其利害。」《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列傳》:「相君之面,不過封侯,又危不安。」

3. 挑選、選擇。《周禮冬官考工記.矢人》:「凡相笴,欲生而摶。」《華陽國志.卷一一後賢志.李毅》:「()濬笑曰:『如卿言,當相以為秀才。』」《三國演義》第六五回:「良禽相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

4. 輔佐、幫助。如:「相夫教子」。《易經.泰卦》:「《象》曰:輔相天地之宜。」《書經.大誥》:「周公相成王。」

5. 攙扶瞎子之人。《周禮春官眡瞭》:「凡樂事相瞽。」《荀子.成相》:「人主無賢,如瞽無相。」

6. 掌管、治理。《左傳.昭公九年》:「陳,水屬也。火,水妃也,而楚所相也。」唐.柳宗元〈梓人傳〉:「是足為佐子、相天下法矣,物莫近乎此也。」

7. 百官之長,輔佐國君治理國政之人。如:「相國」。《顧命》:「相被冕服,憑玉几。」唐.孟郊〈立德新居〉詩:「拂拭貧士席,拜候丞相轅。」《南史.卷二二.列傳.王曇首》:「儉常謂人曰:『江左風流宰相,惟有謝安。』蓋自況也。」

8. 教導禮儀。國語楚語上》:「問誰相禮,則華元、駟騑。」《周禮秋官司儀》:「司儀掌九儀之賓客擯相之禮。」

9. 古代輔導行禮之人。如:「儐相」。《左傳成公二年》:「使相告之曰:『非禮也,勿籍!』」《論語.先進》:「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願為小相焉。」

10.  容貌、模樣。如:、「相貌」、「福相」、「吃相」、「窮酸相」。唐.李賀馬詩〉二三首之一九:「空知有善相,不解走章臺。」《西遊記》第三五回:「(孫行者)現了本相。」《紅樓夢》第一一七回:「自古說:『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也不可當面錯過。」

11.  樂器名。似鼓,敲擊以控制音樂節拍。《禮記.樂記》:「始奏以文,復亂以武,治亂以相。」宋.張載正蒙樂器篇》:「樂器有相,周、召之治與!

12.  勸勉之樂曲。荀子成相》:「請成相,世之殃,愚闇愚闇墮良賢。」《禮記曲禮上》:「鄰有喪,舂不相。」蘇軾〈郎中歸復以一壺遺之.仍用元韻〉「東鄰主人遊不歸,悲歌夜夜聞舂相。」

13.  姓。如後秦有相雲。

()ㄒㄧㄤ

1. 彼此同樣對待、交互。如:「互相」、「守望相助」、「兩地相思」。《莊子.大宗師》:「四人相視而笑,莫逆於心,遂相與為友。」唐.崔護〈題都南莊〉詩:「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2. 表示一方對另一方有所動作。如:「有事相煩」、「苦苦相逼」。《三國志.卷五四.吳書.周瑜魯肅呂蒙傳.魯肅》:「孤持鞍下馬相迎,足以顯卿未?」《儒林外史》第一四回:「實不相瞞,在此選書,東家包我幾個月,有幾兩銀子束修,我還要留著些用。」

3. 合併說明兩方比較之結果。如:「相異」、「相像」、「相得益彰」。《三國演義》第六九回:「輅問子春:『今欲與輅為對者,若府君四座之士耶?』子春曰:『吾自與卿旗鼓相當。』」。

4. 質、實質。大雅棫樸》:「追琢其章,金玉其相。」《文心雕龍辨騷》:「所謂金相玉質,百世無匹者也。」

5. 姓。如明代有相世芳。

A02762
A02762-001
部首筆畫  - 05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目部.相字》引〈偽周澤州司馬張玄封墓誌〉。


#「C04151」另兼正字。

注音 ㄒㄧㄤ #ㄒㄧㄤ
漢語拼音 xiāng #xiāng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為「相」之異體。《說文.目部》:「相、省視也。從目從木。《易》曰:『地可觀者,莫可觀於木。』《詩》曰:『相鼠有皮。』」《偏類碑別字.目部》引〈偽周澤州司馬張玄封墓誌〉相作「」。《敦煌俗字譜.目部》相多作「」。《佛教難字字典.目部》相之異體有「」。按相之作、實緣於行書楷化而來。相行書作,如《歷代書法字彙.目部》東晉王羲之〈蘭亭敘〉相即作。楷化遂為。故定為「相」之異體。


#「C04151」另兼正字。
A02762
A02762-003
部首筆畫  - 04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正字通.目部》。


注音 (1)ㄒㄧㄤ (2)ㄒㄧㄤˋ
漢語拼音 (1)xiāng (2)xiàng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為「相」之異體。《說文.目部》:「、省視也。從目從木。《易》曰:『地可觀者,莫可觀於木。』《詩》曰:『相鼠有皮』。」《碑別字新編.九畫》引〈唐工部尚書崔泰之墓誌〉相作「」。《正字通.目部》:「相,俗作。」按《古文四聲韻.平聲.陽韻》引〈古孝經〉相之古文作,按《說文.目部》目之古文作,形變如《古文四聲韻.去聲.漾韻》引〈古老子〉相作「」,目作,與《說文》古文目相近,再變則為,相之作,亦猶夠之作,鄰之作,左右形體易位,亦漢字演變之常,故定作「相」之異體。

A02762
A02762-002
部首筆畫  - 05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九畫.相字》引〈隋張景略墓誌〉。


注音 (1)ㄒㄧㄤ (2)ㄒㄧㄤˋ
漢語拼音 (1)xiāng (2)xiàng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為「相」之異體。《說文.目部》:「,省視也。從目從木。《易》曰:『地可觀者,莫可觀於木。』《詩》曰:『相鼠有皮』。」《碑別字新編.九畫》引〈隋張景略墓誌〉相作。相之作,跡其形變之由,乃因相之篆文有作者,左旁(木)類於篆文(禾),楷變乃作,故定作「相」之異體。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校正甲骨文編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古璽文編
漢隸字源
平聲.十陽.頁165.左
去聲.四十一漾.頁437.左
隸辨
卷二.平聲.十陽.頁231.右
卷四.去聲.四十一漾.頁606.左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敦煌俗字譜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平聲.十陽.思將切.頁212
去聲.四十一漾.息將切.頁597
集韻考正
類篇
四聲篇海(明刊本)
宋元以來俗字譜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增廣字學舉隅
卷四.一字數音.頁582.左
彙音寶鑑
卷四.姜上平聲.頁341.左
卷四.姜上去聲.頁346.右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卷二.平聲.十三陽.頁108.左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14 16:5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