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失明之人。俗稱「瞎子」。如:「問道於盲」。《說文解字.目部》:「盲,目無牟子。」漢.王充《論衡.自紀》:「觀讀之者,曉然若盲之開目,聆然若聾之通耳。」唐.韓愈〈答陳生書〉:「是所謂借聽於聾,求道於盲。」
2. 看不見。如:「目盲」、「盲點」。《老子》第一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漢書.卷六○.杜周傳》:「欽字子夏,少好經書,家富而目偏盲。」
3. 愚昧、不明事理。漢.王充《論衡.說短》:「夫知今不知古,謂之盲瞽。」清.龔自珍〈臣里〉:「晦盲儇輕,少而苛、壯而脆、老而獷,黃帝之所謂痺民也者,盡子之客也。」
4. 對某些事物不認識、分辨不清。如:「文盲」、「電腦盲」、「脫盲教育」。
5. 胡亂、未經考慮的。如:「盲從」、「盲動」。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目部.盲字》引〈齊平州刺史司馬夫人造象〉。
《集韻.平聲.庚韻》。
《字彙.月部》。
《漢語大字典.月部》。
「」本為正字,《說文解字.朙部》云:「,翌也,從明亡聲。」隸定作「」。亦為「盲」之異體。《說文解字.目部》云:「,目無牟子,從目亡聲。」隸定作「盲」。《集韻.平聲.庚韻》曰:「盲、瞢、、:眉耕切,《說文》:『目無牟子。』或作瞢、、。」《字彙.月部》云:「:同盲。」故「」可收為「盲」之異體字。
#「朚」另兼正字。
《字彙.疒部》。
「」為「盲」之異體。盲,《說文解字.目部》:「,目無牟子。從目,亡聲。」《集韻.平聲.庚韻》:「盲瞢,眉耕切。《說文》:目無牟子。或作瞢。」《字彙.疒部》:「,同盲,俗字。」《正字通.疒部》:「,俗盲字。」《重訂直音篇.卷三.疒部》:「,盲同。」按「盲」義為「目無牟子」,亦疾病也,加疒部,會意可得。故「」可為「盲」之異體。
「」字當為「盲」之增體異形,「盲」之上形從「亡」,碑變作「」。
「」為「盲」之異體。
「」之字形,見於《龍龕手鑑.疒部》,注云:「俗,音盲」。
然見於《集韻.平聲.庚韻》收「盲」同「」,則「」字當為「盲」之增體異形。
而「」、「」二字,其中從「盲」,「盲」之上形從「亡」,碑變作「」。且見於《敦煌俗字譜.目部》盲,收俗字。
故「」字從「盲」或作「」,「」、「」二字無別,皆當為「盲」字累增異體也。
《正字通.目部》。
《中華字海.目部》。
(一)
「盳」本為正字,亦為「盲」之異體。《類篇.目部》云:「盳:蒲光切,盳洋,仰視貌。」《字彙.目部》曰:「盳:謨郎切,音忙;盳洋,仰視貌。」然《正字通.目部》謂:「盳:俗字。舊註音,盳洋,仰視貌;又音音傍,義同:並非。從亾目,失明也何能仰視?宜刪。」
謹按:「盲」,《說文解字.目部》云:「,目無牟字,從目亡聲。」隸變作「盲」。「盲」或作「盳」,乃易下形上聲之結構為左形右聲耳,故「盳」可收為「盲」之異體字。又當「盳」字作「盳洋」之聯綿詞使用時,則為「仰視貌」,亦作「望洋」、「望羊」。
#「盳」另兼正字。
(二)
=>「望」之異體。
《敦煌俗字譜.目部.盲字》引〈中110.1069.上-5〉。
《古文四聲韻.平聲.庚韻》。
「」為「盲」之異體。「盲」,《說文解字.目部》云:「,目無牟子,從目亡聲。」由篆文隸變作「」,隸定作「盲」。《古文四聲韻.平聲.庚韻》字形作「」,《書法字彙.目部》「盲」下引〈草書韻會〉作「」。謹按:凡從「亾」之字,隸變之後,以筆勢之小異,形易為「亡」,故「」為「盲」之異體字無疑。
《中文大辭典.目部》。
「」為「盲」之異體。盲,《說文解字.目部》:「,目無牟子。從目,亡聲。」《正字通.目部》:「,俗字。」「」自篆文楷化而成。《康熙字典.目部》引《正字通》文。《中文大辭典.目部》:「,盲之俗字。」《漢語大字典.目部》:「,同盲。」並據《正字通》也。「盲」字「目無牟子」,亡目於義已足,復加目部,表示與眼睛有關,此為重形俗體字也,故「」可為「盲」之異體。
又:《龍龕手鏡.目部》:「,上烏耕反,下莫耕反,眼作媚也。」《四聲篇海.目部》:「,莫耕切。眼作媚也。」《字彙.目部》:「,彌登切。音蒙。眼作媚也。」《四聲篇海》《字彙》「」字義,蓋緣《龍龕手鏡》而來,然《龍龕》「」為聯綿詞,詞義為「眼作媚」。「」,音ㄇㄥˊ。
《重訂直音篇.卷一.目部》。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