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2726A02726A02726A02726A02726A02726A02726A02726A02726A02726A02726A02726A02726A02726
A02726A02726A02726A02726A02726A02726
字號A02726正字 - 04 - 09 
說文釋形大徐本:,大也。从自。自,始也。始皇者,三皇,大君也。自,讀若鼻。今俗以始生子為鼻子。(胡光切)
段注本:,大也。从自、王。自,始也。始王者,三皇,大君也。自,讀若鼻。今俗以作始生子為鼻子是。(胡光切)
注音ㄏㄨㄤˊ
漢語拼音huáng
釋義

1.  大、偉大。如:「皇極」。《說文解字.王部》:「皇,大也。」《詩經.大雅.皇矣》:「皇矣上帝,臨下有赫。」唐.柳宗元〈天對〉:「皇熙亹亹,胡棟胡宇!」

2.  天、天神。如:「皇天不負苦心人」。《詩經.大雅.文王》:「思皇多士,生此王國。」《楚辭.屈原.離騷》:「陟陞皇之赦戲兮,忽臨睨夫舊鄉。」宋.范仲奄〈劍聯句〉詩:「南帝輸火精,西皇降金液。」

3.  君主、帝王。如:「皇帝」。《楚辭.屈原.離騷》:「豈余身之憚殃兮,恐皇輿之敗績。」漢.班固〈東都賦〉:「夫大漢之開元也,奮布衣以登皇位。」三國吳.韋昭〈承天命〉詩:「思我帝皇,壽萬億。長保天祿,祚無極。」

4.  古代對王朝之尊稱。漢.班固〈西都賦〉:「蓋聞皇漢之初經營也,嘗有意乎都河洛矣。」晉.潘尼〈贈長安令劉正伯〉詩:「並跡侍儲宮,攜手登皇朝。」《儒林外史》第二六回:「皇明義民鮑文卿享年五十有九之柩。賜進士出身中憲大夫福建汀漳道老友向鼎頓首拜題。」

5.  對先人之尊稱。《楚辭.屈原.離騷》:「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禮記.曲禮下》:「祭王父曰皇祖考,王母日皇祖妣,父曰皇考,母曰皇妣,夫曰皇辟。」

6.  端莊肅穆、美盛光明。後作「煌」。《詩經.小雅.采芑》:「服其命服,朱芾斯皇。」漢.毛亨.傳:「皇,猶煌煌也。」《禮記.曲禮下》:「天子穆穆,諸侯皇皇,大夫濟濟,士蹌蹌,庶人僬僬。」

7.  美、讚美。《詩經.周頌.臣工》:「於皇來牟,將受厥明。」漢.毛亨.傳:「皇訓為美。」《後漢書.卷八○.文苑列傳上.傅毅》:「武丁興商,伊宗皇士。」

8.  無四壁之堂室。《漢書.卷六七.楊胡朱梅云傳.胡建》:「監御史與護軍諸校列坐堂皇上。」《資治通鑑.卷一一五.晉紀三七.安皇帝義熙六年》:「琅邪王德文都督宮城諸軍事,屯中堂皇,劉裕屯石頭,諸將各有屯守。」

9.  黃白色,亦指黃白毛相雜之馬。《詩經.豳風.東山》:「之子于歸,皇駁其馬。」漢.毛亨.傳:「黃白曰皇。」《詩經.魯頌.駉》:「薄言駉者,有驈有皇。」

10.  鳥名:

(1)   雌鳳。後作「凰」。《爾雅.釋鳥》:「鳳,其雌皇。」《書經.益稷》:「簫韶九成,鳳皇來儀。」《文選.潘岳笙賦》:「寫皇翼以插羽,摹鸞音以厲聲。」唐.李善.注:「列管以象鳳翼也。

(2)   黃雀,黃鶯。《爾雅.釋鳥》:「皇,黃鳥。」清.郝懿行.義疏:「此即今之黃雀,其形如雀而黃,故名黃鳥。」

11.  古冠名。帽上繪有羽飾。《禮記.王制》:「有虞氏皇而祭,深衣而養老。」漢.鄭玄.注:「皇,冕屬也,畫羽飾焉。」

12.  草木之花。《爾雅.釋言》:「華,皇也。」宋.邢昺.疏:「草木之華一名皇。」

13.  植物名。似燕麥。《爾雅.釋草》:「皇,守田。」晉.郭璞.注:「似燕麥,子如彫胡米,可食。生廢田中。一名守氣。」

14.  姓。如春秋鄭有皇頡。

A02726
A02726-010
部首筆畫  - 06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白部.皇字》引〈隋員天威造象〉。


A02726
A02726-007
部首筆畫  - 05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平聲.唐韻.皇字》引〈泰山都尉孔宙碑〉。


A02726
A02726-004-1
部首筆畫  - 05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玉篇.王部》收「」字,注以為「皇」之古文,其下之形正與《龍龕》同。「」字音既與「皇」同,其形亦有與「皇」關連之佐證。


注音 ㄏㄨㄤˊ
漢語拼音 huáng
研訂者 金周生
內容

」為「皇」之異體。皇,《說文解字.王部》:「,大也。從自,自,始也。始王者,三皇,大君也。自讀若鼻,今俗以始生子為鼻子。」《龍龕手鑑.白部》收「」字,注云:「古文,音皇。」按:《玉篇.王部》收「」字,注以為「皇」之古文,其下之形正與《龍龕》同。「」字音既與「皇」同,其形亦有與「皇」關連之佐證,故「」當為「皇」之異體字。

A02726
A02726-018
部首筆畫  - 05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古文四聲韻.平聲.唐韻》。

《重訂直音篇.卷一.王部》。


A02726
A02726-004-4
部首筆畫  - 05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收「」並言:「古文,音皇。」其字形乃源於「皇」之古文字形「」(見《古文四聲韻.平聲.唐韻》引《古尚書》)。從其形與「」極近,其音與「皇」同。


注音 ㄏㄨㄤˊ
漢語拼音 huáng
研訂者 金周生
內容

」為「皇」之異體。皇,《說文解字.王部》:「,大也。從自,自、始也。始王者,三皇,大君也。自讀若鼻,今俗以始生字為鼻子。」《四聲篇海.白部》收「」,注云:「音皇,古文。」按:《龍龕手鑑》收「」,並言:「古文,音皇。」其字形乃源於「皇」之古文字形「」(見《古文四聲韻.平聲.唐韻》引《古尚書》)。故從其形與「」極近,其音與「皇」同及為某字之古文判斷,「」亦當為「皇」之異體字。

A02726
A02726-019
部首筆畫  - 05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白部》。

《字彙補.白部》。

《重訂直音篇.卷一.王部》。


A02726
A02726-004
部首筆畫  - 05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白部》。

《康熙字典.白部》。


注音 ㄏㄨㄤˊ
漢語拼音 huáng
研訂者 葉鍵得
內容

」為「皇」之異體。段注本《說文解字.王部》:「,大也。從自王。自,始也。始王者三皇,大君也。……」《字彙補.白部》:「,俱古文,皇字亦作。」《康熙字典.白部》「皇」下列古文五字,中有「」一字。蓋據《字彙補》也。按《龍龕手鏡.白部》有「」等三古文,云:「音皇。」字形稍變而成「」矣。或由古文「」所訛成。《四聲篇海.白部》:「,音皇,古文。」乍視之,字形與「」近似,故曰「」為訛字,此訛字竟為「皇」之異體矣。

A02726
A02726-005
部首筆畫  - 05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白部》。

《中文大辭典.白部》。


A02726
A02726-019-1
部首筆畫  - 06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隸辨.平聲.唐韻.皇字》引〈孔宙碑〉。


A02726
A02726-006
部首筆畫  - 06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四聲篇海.白部》。

《字彙補.白部》。

《中文大辭典.白部》。


A02726
A02726-015
部首筆畫  - 06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學三正.體製上.古文異體》。


A02726
A02726-004-3
部首筆畫  - 08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此字可由《四聲篇海.白部》:「,古文皇字。」推為「皇」之異體(「」為「」之變形),而「」「」音同,唯部件位置稍有移易。


注音 ㄏㄨㄤˊ
漢語拼音 huáng
研訂者 金周生
內容

」為「皇」之異體。皇,《說文解字.王部》:「,大也。從自,自、始也。始王者,三皇,大君也。自讀若鼻,今俗以始生子為鼻子。」《四聲篇海.白部》收「」,注云:「音皇。」按:《龍龕》收「」,此字可由《四聲篇海.白部》:「,古文皇字。」推為「皇」之異體(「」為「」之變形),而「」「」音同,唯部件位置稍有移易,故亦當為「皇」之異體字。

A02726
A02726-004-2
部首筆畫  - 08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四聲篇海.白部》下收「」字,注云:「古文皇字。」其下之「」當即「」下「」之異體。


注音 ㄏㄨㄤˊ
漢語拼音 huáng
研訂者 金周生
內容

」為「皇」之異體。皇,《說文解字.王部》:「,大也。從自,自、始也。始王者,三皇,大君也。自讀若鼻,今俗以始生子為鼻子。」《龍龕手鑑.白部》「」二字下注云:「古文,音皇。」按:《四聲篇海.白部》下收「」字,注云:「古文皇字。」其下之「」當即「」下「」之異體,由以上判斷,「」當為「皇」之異體字。

A02726
A02726-017
部首筆畫  - 04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學三正.體製上.古文異體》。

◎「」,今標準字體作「」。


#「C10595」另兼正字。

A02726
A02726-001
部首筆畫  - 04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說文.王部》。

《漢簡文字類編.白部》。


注音 ㄏㄨㄤˊ
漢語拼音 huáng
研訂者 葉鍵得
內容

」為「皇」之異體。皇,《說文解字.王部》:「,大也。從自,自,始也。始皇者三皇大君也。……」篆文楷化作「」。《漢簡文字類編.白部》引〈居圖三一0〉字作「」,楷亦作「」。《字彙.自部》:「,同皇。」《經典文字辨證書.王部》:「,正;皇,省。」按「」為《說文》本字,今省作「皇」。故可定「」為「皇」之異體。

A02726
A02726-002
部首筆畫  - 05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自部》。

《康熙字典.白部》。


注音 ㄏㄨㄤˊ
漢語拼音 huáng
研訂者 葉鍵得
內容

」為「皇」之異體。皇,段注本《說文解字.王部》:「,大也。從自王,自,始也。始皇者三皇,大君也。……」《字彙.自部》:「,古文皇字。」《康熙字典.白部》「皇」下列古文五字,首字即「」字。《重訂直音篇.卷一.王部》:「皇,音黃。君也,大也,匡也。又矞皇,神名。又音晃。」下列「」四字,云:「並同上。古文。」「」既為「皇」之古文,自可為「皇」之異體。

A02726
A02726-003
部首筆畫  - 06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平聲.唐韻》。

《四聲篇海.部》。


注音 ㄏㄨㄤˊ
漢語拼音 huáng
研訂者 葉鍵得
內容

」為「皇」之異體。皇,段注本《說文解字.王部》:「,大也。從自王。自,始也。始王者三皇,大君也。……」《集韻.平聲.唐韻》:「皇,《說文》:大也。從自,自,始也。始皇者三皇,大君也。亦姓。古作。」《四聲篇海.部》:「,古文皇。字義同。」《字學三正.體製上.古文異體》:「,皇。」謂此三字皆「皇」之古文也。《字彙補.自部》:「,古皇字。」《重訂直音篇.卷一.王部》:「皇,音黃。君也,大也,匡也。……」下列四古文,首字即「」字也。故可定「」為「皇」之異體。

A02726
A02726-014
部首筆畫  - 06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四聲篇海.自部》。


A02726
A02726-016
部首筆畫  - 06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學三正.體製上.古文異體》。


A02726
A02726-009
部首筆畫  - 01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白部.皇字》引〈齊牛景悅等造石浮圖記〉。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古璽文編
漢隸字源
平聲.十一唐.頁177.左
隸辨
卷二.平聲.十一唐.頁243
卷二.平聲.十一唐.頁243
卷二.平聲.十一唐.頁244
卷二.平聲.十一唐.頁245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平聲.十一唐.胡光切.頁225
上聲.三十六養.羽兩切.頁416
集韻考正
類篇
四聲篇海(明刊本)
六書正譌
平聲.七陽唐韻.頁55.左
俗書刊誤
卷一.平聲.十七陽.頁547.上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康熙字典
經典文字辨證書
卷一.王部.頁1.左
彙音寶鑑
卷二.公下平聲.頁144.右
異體字手冊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卷二.平聲.十四唐.頁112.左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4 0: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