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B02816
字號B02816正字 - 02 - 07 
說文釋形「皁」《說文》不錄。
注音ㄗㄠˋ
漢語拼音zào
釋義

1. 黑色。如:「皁白」。《玉篇.白部》:「皁,色黑也。」《字鑑.上聲.皓韻》:「皁,橡也,其房可以染黑,故謂黑色為皁。」《漢書.卷四八.賈誼傳》:「且帝之身自衣皁綈,而富民牆屋被文繡。」《三國志.卷一一.魏書.袁張涼國田王邴管傳.管寧》:「寧常著皁帽,布襦褲,布裙。」

2. 古代官署中從事卑賤職業之差役。如:「皁隸」。《左傳.昭公七年》:「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士臣皁,皁臣輿,輿臣隸。」《福惠全書.卷一一.刑名部.審訟》:「如有在外窺探,東西混走,及喧嘩者,立拿並門皁陪責。」

3. 指地位低下之人。《集韻.上聲.皓韻》:「皁,賤人。」

4. 餵食牛馬之食槽。如:「牛驥同皁」。《廣韻.上聲.晧韻》:「皁,槽屬。」漢.鄒陽〈獄中上書自明〉:「使不羈之士與牛驥同,此鮑焦所以忿于世而不留富貴之樂也。」宋.文天祥〈正氣歌〉:「牛驥同一皁,雞棲鳳凰食。」

5. 穀粒已成形,然猶未堅實。《詩經.小雅.大田》:「既方既皁,既堅既好。」漢.毛亨.傳:「實未堅者曰皁。」

6. 潔淨去汙之用品。同「皂」。


=>」之異體。
B02816
B02816-002
部首筆畫  - 03 - 07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鏡.日部》。


=>」之異體。

注音 (二)ㄗㄠˋ (一)ㄗㄠˋ
漢語拼音 (二)zào (一)zào
研訂者 李鍌
內容

()

」為「皁」之異體。

《玉篇.白部》:「皁,才老切,色黑也。皂,同上。」《廣韻.去聲.皓韻》:「皁,皁隸。又槽屎。亦黑繒,俗作皂。」《龍龕手鏡.白部》:「皁、皂,音造,黑繒也。又皁隸,槽屎。」《龍龕手鏡.日部》:「,舊藏作皂。」《龍龕手鑑.日部》「」作「」。按「皂」之作「」,洵屬訛字,訛「白」為「日」,訛「七」為「亡」。「」既為「皂」之訛字,「皂」又為「皁」之異體,故「」亦可為「皁」之異體矣。

()

=>」之異體。

B02816-001
部首筆畫  - 02 - 07 
內容

〔關鍵文獻〕

《四聲篇海.白部》。


#「」另兼正字。
=>」之異體。

注音 (一)ㄗㄠˋ (二)(1)ㄘㄠˇ (2)ㄗㄠˋ #ㄗㄠˋ
漢語拼音 (一)zào (二)(1)cǎo (2)zào #zào
研訂者 李鍌
內容

()

「皂」為「皁」之異體。

《玉篇.白部》:「皁,才老切,色黑也。皂,同上。」《干祿字書.上聲》:「皂、皁,上通下正。」《五經文字.白部》:「皁,黑繒。作皂訛。」《廣韻.去聲.皓韻》:「皁,皁隸。又槽屎。亦黑繒也。俗作皂。」《集韻.去聲.皓韻》:「皁,直早切,黑色。一曰馬閑,一曰賤人。」《四聲篇海.白部》:「皁,才老切,色黑也。皂,同上。」《字鑑.去聲.皓韻》:「皁,在早切,據也。其房可以染黑,故謂黑色為皁。五經文字云作皂誤。」《俗書刊誤.卷三.去聲.皓韻》:「皁,俗作皂,非。」《字彙.白部》:「皁,直早切,曹上聲。直馬皁隸。又馬閑……。皂,同上。」按《正字通.白部》說文草,音自保切,為橡斗子。徐鉉曰:「今俗以草為艸木之艸,別作皁,為黑色之皁。或從白從十,或從白從七,皆無意義,無以下筆。」綜上文獻資料,可證「皂」為「皁」之異體。

#「」另兼正字。

()

=>」之異體。


#「」另兼正字。
漢簡文字類編
干祿字書
上聲.頁11.左
五經文字
白部.頁79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上聲.三十二皓.在早切.頁401
四聲篇海(明刊本)
字鑑
卷三.上聲.三十二晧.頁57.左
六書正譌
上聲.十九皓韻.頁99.右
俗書刊誤
卷三.去聲.十三效.頁555.上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康熙字典
經典文字辨證書
卷一.艸部.頁4.右
增廣字學舉隅
卷二.正譌.上聲.頁238.左
字辨
彙音寶鑑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重訂直音篇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4 7:2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