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車。《說文解字.癶部》:「登,上車也。」《樂府詩集.卷七三.雜曲歌辭一三.古辭.焦仲卿妻》:「出門登車去,涕落百餘行。」 2. 上升。由低處到高處。如:「登山」、「一步登天」。《爾雅.釋詁下》:「登,陞也。」《禮記.中庸》:「君子之道,辟如行遠必自邇,辟如登高必自卑。」宋.陳與義〈臨江仙.憶昔午橋橋上飲〉詞:「閒登小閣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漁唱起三更。」 3. 記錄、上載。如:「登報」、「刊登」。《周禮.秋官司寇.司民》:「司民掌登萬民之數,自生齒以上皆書於版。」漢.鄭玄.注:「登,上也。」《福惠全書.卷六.錢穀部.催徵》:「登記銀錢數目,務需筆畫明淨,不許潦草磨擦改補。」 4. 增加、累積。《左傳.昭公三年》:「陳氏三量,皆登一焉,鍾乃大矣。」《國語.周語》:「若登年以載其毒,必亡。」 5. 掂量。《文明小史》第二二回:「鄧門上一見雕鏤精工,愛不釋手,登一登分兩,有二十來兩重。」 6. 進用、提拔。《管子.小匡》:「退而察問其鄉里,以觀其所能,而無大過,登以為上卿之佐。」唐.韓愈〈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詩:「昨者州前搥大鼓,嗣皇繼聖登夔皋。」 7. 指科舉中試,合格錄取。唐.鄭谷〈贈劉神童〉詩:「還家雖解喜,登第未知榮。」《清平山堂話本.陳巡檢梅嶺失妻記》:「旬日之間,金榜題名,已登三甲進士。」 8. 完成,實現。《詩經.大雅.崧高》:「王命召伯,定申伯之宅。登是南邦,世執其功。」漢.毛亨.傳:「登,成也。」 9. 祭祀時盛肉器物。《爾雅.釋器》:「瓦豆謂之登。」《詩.大雅.生民》:「卬盛于豆,于豆于登。」 10. 進獻。《禮記.月令》:「是月也,農乃登穀,天子嘗新。」漢.鄭玄.注:「登,進也。」 11. 成熟。《孟子.滕文公上》:「五穀不登,禽獸偪人。」宋.蘇軾〈荔支歎〉:「雨順風調百穀登,民不飢寒為上瑞。」 12. 收取別人物品時之敬詞。如:「拜登厚賜」。 13. 當即、立刻。《樂府詩集.卷七三.雜曲歌辭.焦仲卿妻》:「登即相許和,便可作婚姻。」《水經注.卷一五.洛水》:「自晨至中,紫雲沓起,甘雨登降。」 14. 北方方言。指穿。如:「腳登長筒靴」。《文明小史》第四九回:「上面套著棗紅鐵線紗夾馬褂,底下登著緞靴。」 15. 姓。如三國蜀有登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