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2672A02672A02672
字號A02672正字 - 05 - 10 
說文釋形「疼」《說文》不錄。
注音ㄊㄥˊ
漢語拼音téng
釋義

1.痛。玉篇.疒部》:「疼,痛也。」三國志.卷三六.蜀書.關張馬黃趙傳.關羽:「羽嘗為所中,貫其左臂,後創雖愈,每至陰雨,骨常疼痛。」《西遊記》第四八回:「那撩衣拽步,走上河邊,雙手舉築,只聽撲的一聲,築了九個白跡,手也振得生疼。」《紅樓夢》第三八回:「那東西雖好吃,不是什麼好的,吃多了肚子疼。」

2.愛憐、愛惜。《紅樓夢》第五一回:「誰似奶奶這樣聖明,在上體貼太太,在下又疼顧下人。」《文明小史》第三二回:「無非主事多事,要拿我們心錢去辦那不要緊的事體。」

A02672-004
部首筆畫  - 06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段注本《說文.部》。


#「」另兼正字。

注音 ㄊㄥˊ #ㄔㄨㄥˊ
漢語拼音 téng #chóng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痋」為「疼」之異體。「痋」之篆文作「」,《說文.部》:「動病也。從蟲省聲。」按:蟲,直弓切;冬,都宗切,二字古音同,則「痋」之與「疼」,當是以音同之字改易聲符之異體也,故段玉裁於「痋」下注曰:「痋即『疼』字。《釋名》:『疼,旱氣疼疼然煩也。』《詩》:『旱既太甚,蘊隆蟲蟲。』《韓詩》作『鬱隆烔烔』,劉成國作『疼疼』,皆旱熱人不安之貌也。」說是。又「痋」見《說文.部》,「疼」見《龍龕手鑑.部》,則本當作「痋」,今通行作「疼」,故可收。


#「」另兼正字。
A02672
A02672-003
部首筆畫  - 11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正字通.部》。

◎「」,今標準字體作「」。


#「C07991」另兼正字。

注音 ㄊㄥˊ #ㄊㄥˊ
漢語拼音 téng #téng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為「疼」之異體。《俗書刊誤.卷一.庚韻》:「,一作『』。」「」既為「疼」之異體,一作「」,則「」亦為「疼」之異體也。故《字彙.部》:「,徒登切,音疼,痛也。」《正字通.部》:「,俗疼字。」按:,從滕聲;「」恐是從滕省聲也。「」之與「疼」,恐是以音同之字改易聲符之異體也,文獻有之,故可收。

 

◎「」,今標準字體作「」。


#「C07991」另兼正字。
A02672
A02672-001
部首筆畫  - 15 - 20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部》。


注音 ㄊㄥˊ
漢語拼音 téng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為「疼」之異體。「疼」字不見《說文》,《龍龕手鑑.部》:「疼,痛也。」徒冬反。「」為「疼」之俗字,亦見《龍龕手鑑.部》,《正字通.部》亦曰:「,俗疼字,本作『疼』。」,從滕聲;滕,徒登切;冬,都宗切,是二字古音同也。則「」之於「疼」,是為以音同之字改易聲符之異體也,文獻有據,故可收。

A02672
A02672-002
部首筆畫  - 05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學三正.體製上.古文異體》。


注音 ㄊㄥˊ
漢語拼音 téng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為「疼」之異體。「疼」,始見《龍龕手鑑.部》:「痛也。」「」字見《字學三正.體製上.古文異體》,以為「疼」之古文異體。此字《玉篇.肉部》作「」,云:「古『疼』字,痛也。」其下作「」,與「」之作「」,筆勢稍異,其實一也。從,示其不適意;從(即「肉」),示其不適之處,二者取義偏重不同,其實可通,猶如「膌」之古文作「」,「胗」之籀文作「疹」者是。則「」為「疼」之異體,信而有徵,故可收。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平聲.二冬.徒冬切.頁15
類篇
四聲篇海(明刊本)
俗書刊誤
卷一.平聲.十八庚.頁547.下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康熙字典
彙音寶鑑
卷二.公下平聲.頁141.左
卷二.公下平聲.頁142.右
異體字手冊
角川漢和辭典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中華字海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4 10:4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