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2673A02673A02673A02673
字號A02673正字 - 05 - 10 
說文釋形「疹」《說文》作「胗」。
大徐本:,脣瘍也。从肉,聲。,籀文胗,从疒。(之忍切)
段注本:,脣瘍也。从肉,聲。,籀文胗,从。(之忍切)
注音(一)ㄓㄣˇ (二)彳ㄣˋ
漢語拼音(一)zhěn (二)彳èn
釋義

()ㄓㄣˇ

1.潰瘍。同「」。說文解字.肉部:「脣瘍也。」

2.皮膚上隆起之紅色小顆粒。如:「溼疹」、「藥疹」。明.方孝〈指喻〉:「左手之疹焉,隆起而粟。」《紅樓夢》第二○回:「一面打掃房屋供奉娘娘,一面傳與眾人忌煎炒等物。」

3.疾病。國語.越語上》:「令孤子、寡婦、疾疹、貧病者,納其子。」北魏.楊洛陽伽藍記.卷五.城北:「遂動舊疹,纏綿經月。」

()彳ㄣˋ

」之異體。

A02673
A02673-004
部首筆畫 广 - 05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佛教難字字典.部》。


A02673
A02673-001
部首筆畫  - 05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康熙字典.部》。


=>」之異體。

注音 (一)ㄓㄣˇ (二)ㄔㄣˋ
漢語拼音 (一)zhěn (二)chèn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

」為「疹」之異體。《說文解字.肉部》:「胗,脣瘍也。從肉B05906-001聲。疹,籀文胗從疒。」按根據《說文》,當脣瘍講時,疹本為胗之籀文,但後世文字分化,疹為疹粟義所專,故《正字通.疒部》云:「疹,章引切,音軫,膚創,癮疹如麻粟也。」《康熙字典.疒部》始謂「,《玉篇》俗疹字。」爾後則《佛教難字字典.疒部》疹字異體收「」字,《書法字彙.疒部》引〈淳化閣帖〉王獻之「疹」作。按偏旁寫法,B05906-001形多寫作,故今定為疹之異體。

()

=>」之異體。

A02673
A02673-003
部首筆畫  - 05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佛教難字字典.部》。


=>」之異體。

注音 (一)ㄓㄣˇ (二)ㄔㄣˋ
漢語拼音 (一)zhěn (二)chèn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

」為「疹」之異體。作為疹之異體,其形惟見於《佛教難字字典.疒部》,該字典「疹」字之異體有「」形。按楷書偏旁,凡B05906-001形多作尒,則疹之作,亦此理耳。今定為疹之異體。

()

=>」之異體。

A02673
A02673-002
部首筆畫  - 12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正字通.部》。


注音 ㄓㄣˇ
漢語拼音 zhěn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為「疹」之異體。《正字通.疒部》:「,俗疹字。」《素問.本病論》:「民病膈熱,咽乾,血溢驚駭,小便赤澀,丹瘤瘡瘍留毒。」按即疹字。今據《正字通》定為疹之異體。

A02673-003-1
部首筆畫  - 05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廣韻.上聲.軫韻》。


#「」另兼正字。

注音 ㄓㄣˇ #(1)ㄓㄣ (2)ㄓㄣˇ
漢語拼音 zhěn #(1)zhēn (2)zhěn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胗」為「疹」之異體。《說文解字.肉部》:「、脣瘍也。從肉B05906-001聲。、籀文胗從疒。」《玉篇.疒部》:「疹,之忍切,疹,皮外小起病。籀文作胗同。」《廣韻.上聲.軫韻》:「胗,胗,皮外小起。《說文》曰:『脣瘍也。』疹,籀文。」按疹本為胗之籀文,今《常用國字標準字體表》既定疹為正字,故以胗為疹之異體。

#「」另兼正字。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上聲.十六軫.止忍切.頁352
上聲.十七準.頸忍切.頁355
去聲.二十二稕.丑刃切.頁542
入聲.十六屑.乃結切.頁702
上聲.十六軫.止忍切.頁352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經典文字辨證書
卷三.c07806-001部.頁7.左
彙音寶鑑
卷四.巾上上聲.頁324.右
異體字手冊
角川漢和辭典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7 21: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