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ㄉㄤ
1. 相值、對等。《說文解字.田部》:「當,田相值也。」《呂氏春秋.孟夏》:「行爵出祿,必當其位。」
2. 值、正值。如:「當班」。《孟子.滕文公上》:「當堯之時,天下猶未平。」《禮記.曲禮上》:「當食不歎。」
3. 適合、相稱。《三國演義》第五四回:「權曰:『年紀恐不相當。』」《紅樓夢》第一一七回:「倘或你父親有個一差二錯,又耽擱住了,或者有個門當戶對的來說親,還是等你回來,還是你太太作主。」
4. 當作、作為。《戰國策.齊策四》:「晚食以當肉,安步以當車,無罪以當貴,清靜貞正以自虞。」《三國志.卷六五.吳書.王樓賀韋華傳.韋曜》:「或密賜茶荈以當酒。」
5. 擔任。《朱子語類輯略.卷三.力行》:「當官勿避事,亦勿侵事。」元.王仲文《救孝子》第一折:「這軍身原是俺家的,多虧這貼戶替俺當了二十年。」
6. 主管、管理。宋.司馬光〈上體要疏〉:「其當職之人,已怏怏不悅,不肯同心以助其謀,協力以成其事。」《儒林外史》第二六回:「要娶一個賢慧太太當家,久已說在我肚裡了。」
7. 承受。明.張居正〈答豫所呂相公〉:「使旋附候厚惠,不敢當,輒以璧諸使者,統惟鑒原。」《三俠五義》第七五回:「敢作敢當,才是英雄好漢。」
8. 對著、向著。明.周朝俊《紅梅記》第二四齣:「小生目擊數事,甚為不平,待要當面數落他一番,有何難哉?」
9. 判決、判處。《史記.卷一○七.列傳.魏其武安侯》:「乃劾魏其矯先帝詔,罪當棄市。」
10. 彼、那。指事情發生之時。《北史.卷七四.列傳.楊汪》:「汪明習法令,果於剖斷,當時號為稱職。」《隋書.卷七二.孝義列傳.序》:「匹夫匹婦行之於閭閻,則播徽烈於當年,揚休名於千載。」
11. 應該。《史記.卷八七.李斯傳》:「安得亡國之言!此非人臣所當議也!」《孽海花》第二五回:「不如仍請敬王出來,做個領袖,兩位老師,也該當仁不讓,恢復光緒十年前的局面。」
12. 頂端。如瓜蒂稱為「瓜當」,屋簷頂端之蓋瓦頭稱為「瓦當」。
13. 擬聲詞。形容器物撞擊之清脆聲。《老殘遊記》第二回:「這姑娘便立起身來,左手取了梨花簡夾在指頭縫裡,便丁丁當當的敲。」
(二)ㄉㄤˋ
1. 合宜。《禮記.樂記》:「夫古者天地順而四時當,民有德而五穀昌。」《三國志.卷一三.魏書.鍾繇華歆王朗傳.鍾繇》:「昔蕭何鎮守關中,足食成軍,亦適當爾。」
2. 同一。《文明小史》第二二回:「向例官員五月裡是不接印的,萬帥卻不講究禁忌,當日便去拜見前任撫臺,定了次日接印。」
3. 視、認為。《紅樓夢》第六一回:「他離的遠,看不真,只當我摘李子呢,就潑聲浪嗓喊起來。」《儒林外史》第四一回:「我在南京半年多,凡到我這裡來的,不是把我當作倚門之娼,就是疑我為江湖之盜。」
4. 圈套、詭計。《二刻拍案驚奇》卷二一:「鎮江市上有一個破落戶,姓王名林,素性無賴,專一在揚子江中做些不用本錢的勾當。」《紅樓夢》第九二回:「我一時失腳,上了他的當。」
5. 用物品向當鋪抵押借錢。《紅樓夢》第五七回:「一語未了,忽見湘雲走來,手裡拿著一張當票。」《儒林外史》第三六回:「拿幾件衣服當了。」
6. 抵押於當鋪之物品。《儒林外史》第三三回:「足足鬧了半年,房子歸併妥了。除還債贖當,還落了有千把多銀子。」
7. 成績不及格。或以為來源是借用橋牌術語「down」。如:「這一科我準被當!」
(三)ㄉㄤˇ
1. 以為、認為。《文明小史》第二九回:「西村裡的事,你足足賺了五十吊,王鐵匠的過手,你當我不知道嗎?」
2. 匹敵、抵抗。通「擋」。《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列傳》:「言兵事,以天下莫能當。」唐.王維〈老將行〉:「一身轉戰三千里,一劍曾當百萬師。」
3. 偏袒。通「黨」。《莊子.天下》:「公而不當,易而無私。」